高校录取后不去报到会不会被其他大学录取、影响个人诚信档案、浪费高考招生名额、重复学籍。
1、不会被其他大学录取。
被大学录取不去读,不会被其他大学录取。即使被录取,也不能填报其他高校。如果开学报道时预期没有来被录取的大学报名,学校就会取消录取资格,做出自动退学处理。
2、影响个人诚信档案。
被大学录取不去读,会影响个人诚信档案,但并不会对个人征信造成影响。如果正式录取后退档或直接不去读,会在高考申报志愿的电子档上留下一条诚信记录,但影响的是“学生诚信档案”,而非“个人征信”。
部分省份或地区对于被录取却不去报到这种情况,会将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但总体来说影响不大。
3、浪费高考招生名额。
被大学录取后不去读,会浪费高考招生名额。虽然有些省份和院校有要求同一考分报考同一院校同一专业,但这只是为了不浪费招生名额。即使高考生放弃录取,不去就读,也不会影响后面录取。但是,复读会对高考生产生影响。
因此,考生应该慎重考虑,谨慎选择,如果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可以了解下学校里的转专业制度,如果对自己的学校不满意,可以努力学习考研升学。
4、重复学籍。
被大学录取了不去读,可能会出现重复学籍,即在两个学籍中之一出现,影响考生的学习生活。虽然高校学籍一般在开学前进行注册,但总会有人为疏忽,即使本人没有前去报到,仍然被注册了学籍。
如果复读后考上了另一所大学,很可能会出现两个学籍。因此,建议考生在开学前及时与录取高校招生办联系,确保自己的大学学籍不会被注册。
考生如果被录取后不想入学报到,直接进行复读即可,暂时不用管档案任何事情,因为考生在省招办和投到录取高校的档案仅仅是考生的电子信息档案,省招办和高校不会向考生退还电子信息档案,电子信息档案在高考结束后会统一处理或者作废。
按照规定,考生如果被高校录取后不打算入学报到注册,准备继续高三复读,高校在大学新生秋季开学报到注册之后两周之内,对还未办理入学报到手续的考生,取消入学资格,注销其录取信息(因有事不能正常报到注册,必须提前电话向高校招生办请假)。
扩展资料:
每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之际,由考生就读高中统一组织考生进行高考报名。此时会为每位考生建立考生高考报名电子档案,电子档案包括考生普通高校招生报名表(打印备存)、普通高校招生考生个人信息表(打印备存)等,电子信息档案建立完成后,由市县教育局统一将市县所有考生的电子档案传输到省招办。
在高考志愿录取的时候,省招办将每位考生的志愿填报信息、考生电子档案和考试高考成绩进行数据合库处理,成为一份完整的考生电子信息档案。省招办的高考投档工作就是依据考生高考成绩将每位考生的电子信息档案向志愿填报高校投档,投的档案就是合并后的考生电子信息档案。
被大学录取后不去读对来年复读报考等基本没有影响。
大学是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
大学主要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其竞争力主要包括教师素质、学生来源、硬件设施等,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
近现代大学起源于12、13世纪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中国等都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古希腊、罗马、拜占廷及***国家都建立了较完善和发达的高等教育体制。 虽然许多教育史家把上述地方的高等学府也称之为大学,但严格地说,它们不是真正意义的大学。
学生熬夜苦读12年的时间,辛苦奋斗几千个日夜,就是为了能够在高考的时候一举击中,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虽然高考落榜的人有很多,但是考上的人也有很多,大家的心情是不一样的,考上的人特别激动而已,没有考上的那些人就是很失落。
在高考结束之后,每一个人都要填写一个志愿书,就是报自己的学校或者是志愿,根据估计的分数,每一个人都会报考几个学校,一般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而选出来的,但是也有一些人选的学校不是自己理想的,而是没有办法才做的选择,当他们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不去报到或者是不想报道会怎么样呢?这个结果可能是没有办法承担得起的。
现实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同学在被录取之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去报到,可能是因为自己家庭的原因,同时也可能是因为其他的各方面的原因。有的人是已经被录取了,但是还想回来复读,所以心境是不太一样的。
很多人对于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不以为然,想要直接放弃,因为他们做了另外的一种选择,就是回去继续读书。可作了这样的选择,后果可能就不是大家能够承担的起了,因为不去报道会被录入诚信档案,就直接影响他们填报志愿的院校的数量,而且还会取消今年的入学资格,所以说错过这个报道的时间再想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还有的地方显示录取之后,如果不报道,那么下年度参加高考之后,成绩会排在同一个分数的最后面,所以也是非常有影响的。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别等到收到录取通知书了才后悔莫及,应该提前做出选择。这一点大家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