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逐渐让他在画图记录的同时,把一些字写上去,逐渐变成图文并茂的日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和程序,教学自然要按教学的规律来!写日记只是一个动作,但中间能否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或为孩子带来积累,还要看大人如何引导。甚至造句。课外读书,背诵经典。已经叫一年级的孩子忙活的了。把该会的彻底会了最重要。
再来说孩子还小,手部力量不足,你让他长时间握笔,小了说他会累,大了说搞不好手指要变形。又能通过指正语句表达中的错误让孩子运用文字的能力一天天提高。前天看到一个帖子,说一名东北的老人65岁开始学写字,80多岁出书,成为了一代网红作家。写物则要指导孩子观察的方法…… 当然这些都要是慢慢渗透的,不要操之过急。
让孩子去学这学那的,不科学的。想要孩子优秀,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陪着一起秀。在那样的环境下,有很多富有思想、文笔优秀的文学爱好者会因为种种原因被限制或被埋没掉。而且表达能力不错,你可以让她书写拼音日记,既能提高拼音水平也能提高写话能力。会让孩子摸不清头脑!好比一个初中生,要求他去用自己的知识发明一根火箭,这不现实的。
这样孩子也可以通过日记记录当天的日记.也可以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用生活练观察,实物实景好内化,生活之中说写话,沃土植根满园花。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语言组织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本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我们,现在我们已经被他们甩在了后面,我们仿佛已经注定要在这场比赛中输了。
说起孩子写作业是很多家长比较头疼的一件事,老师布置作业之后,要求家长陪同写作业,有些学校的老师还要求家长去批作业,很多家长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就导致了没有时间陪孩子。到了暑假之后小学生是放假了,但是家长没有放假,至于写不写作业全靠学生的自觉性,小学生的自觉性肯定是不如大孩子,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开学的前几天疯狂的补作业,这个后果就是作业写得相当敷衍。近期由于快要开学了,全国各地的“神兽”纷纷开始补作业,一位妈妈看到自己孩子写的日记之后表示血压急剧的上升,这位学生的老师留的作业是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这种作业也是小学期间老师经常会留的作业,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这位来自山东的妈妈看到自己孩子写的作业之后,拍了下来发到了网上,网友们看见了也是哭笑不得,日记的内容是:“和爷爷、奶奶、弟弟打牌,最后都赢了”,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全部都是这种内容。这位学生的妈妈看见之后表示要气出心脏病了,这位小学生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写完了40篇日记,每天的日记除了打牌还是打牌,这明明就是敷衍,也没有好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让这位妈妈很是愤怒。网友看见之后表示真的是令人哭笑不得,还有网友表示,这简直就是赌神世家,还有网友发布评论,这不是赌神的小学日记吗,无论是和谁打牌都会赢,简直是太可爱了,从这些日记也能看出来这位小学生补作业实在是没什么可说的了。开学前一天补作业,是正常的现象。孩子都贪玩,假期只顾着玩,忘记了写作业,开学前才想到作业空白没法交,只能连夜赶作业,学生都是这样。但是,这种现象透露的实质是,孩子在学习上缺乏自律,习惯“临时抱佛脚”,这可不是好征兆。缺乏自律的孩子,写作业不主动、学习没有规划能力,容易出现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就拿孩子假期自由散漫地玩,到开学前疯狂补作业来说,加剧了孩子开学焦虑,让孩子很难顺利开启新一段学习征程。而且,孩子的作业质量难以保证,还会形成不好的写作业的心态和习惯
为什么让孩子坚持写日记?
从孩子上小学开始,我相信每个家长都会意识到作文会是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也会担心孩子害怕写作文,或者写不好作文。起初,我对此倒没啥担心,就是觉得孩子只要多看书,写作文就没啥大问题。反正对孩子未来写作文充满信心。
一到四年级,孩子语文一直学的不错,作文也没啥问题,属于不怕写,有话写的那种,虽然我有时看了孩子的作文也会不是特别满意,但是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只要坚持看书,不怕写作文就不用担心。
从孩子二年级开始,班里就有家长出去给孩子报作文阅读理解的班,我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必要,就是觉得的学好语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书,多积累。
一晃到了四年级,孩子语文依然不错,不论班级还是年级,基本属于优秀水平。但那时有个朋友竭力推荐我上她家女儿的语文课外辅导班,她说老师教的阅读理解和作文很好。我这人比较懒,而且对别人的推荐一般都是只信任不质疑,还有就是朋友家的孩子很优秀,朋友也是好心推荐,因为双减之前,完全不补课的很少,我给孩子报了班,当时没想太多,就是觉得孩子是不是补了会更好一点,因为我知道牛娃很多,自己的孩子到底有多优秀,自己很清楚,如果可以锦上添花,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四年级暑假我们报了朋友推荐的这个很火爆的老师的班,孩子体验感不错,老师讲的也很不错,课堂气氛也不错,基本只要是上的孩子都喜欢听老师讲课,我也旁听了,也是认可老师的,可那时忽略了一点,就是内心总觉得孩子听了名师的课,对语文肯定是有帮助的,谁曾想就因为上了这个课,短期内孩子是有效果的,但是却留下了隐患。不是老师的问题,是我们家长的问题。
接下来我就讲讲我们出现的问题吧,孩子一转眼五年级了,语文本来就学的不错,又上了外面的课,我想接下来不求更好,但保持优秀不会错吧。可万万没想到,语文在五上期中考试出现了问题,当时全班考的都不太好,而我自己觉得自己孩子的问题主要是学习态度,因为那时课内老师对学习的要求跟我们以往学习方法不一样,而孩子认为老师的方法肯定是对的,后来经历了失败,孩子自己也意识到问题,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有了转变,就是还是按以前的习惯来,到了期末考试时孩子的语文又找回了自信。
本以为语文接下来应该没问题了吧,可五下期中考试又出现了问题,主要是基础部分扣分比较多,按道理,基础应该是没啥问题的,一般孩子语文主要还是阅读和作文的问题,但她以及班级里其他孩子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问题。
对于孩子的学习,我一直是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当时认为基础出问题,那就抓基础,阅读理解没问题就先不管,作文虽然写的有所退步,可心里总想着,毕竟跟着名师学过了,而且孩子一直坚持看书,就没当回事。
结果五下期末孩子作文扣了五分,看似扣的不算多,但相对她以往成绩扣的比较多了,而且班里以往不如她的只扣了三分,还有扣一分的。其实在出成绩前,不管孩子还是我本人,对语文依然是信心十足,尤其是作文,因为孩子考完就很兴奋地告诉我,作文写的是我们考试前复习到的一篇名师讲过的范文,她觉得自己写的很好,孩子性格属于偏稳重内敛的,我当时觉得孩子自己那么有信心,那肯定没问题,可看到试卷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盲目自信了。
作文她为嘛觉得自己写的好,那是她大量运用了名师教的优美句子,但总体结构很散,整体读下来,就是结构不清晰,很散,因此扣五分一点也不为过。估计是我平时一再跟她强调自己相信她本来底子还行,再加上有名师课的补充,因此作文肯定没问题,并且还会跟她讲,实在不会时,可以模仿也可借用别人的好词好句,这些话看起来不错,其实无形中误导了孩子。因此,我始终认为,孩子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不光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我们家长也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的,这也是我常跟孩子说的话。
失败不可怕,关键是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孩子看到自己的五下期末成绩时,第一次因为成绩而哭了,我也很难过,更多的是自责。
暑假开始,孩子按我的提议,每天开始坚持写日记,一天不拉,偶尔出去玩回家太晚,她也会抓紧时间补上,实在没时间补,就第二天补。
到目前为止,孩子坚持了三个多月。因为双减,学校昨天第一次进行了单元小练习,其实语文依然考的不算太好好,但是作文有了很大的进步。孩子很兴奋的告诉我“妈妈,写日记是有用的”。
晚上我问孩子:“你觉得我们坚持写日记是为了什么?”孩子不加思索的回答:“是为了积累作文素材啊”。我点了点头,对她说:“你说的没错,但还有其他原因”。她疑惑的看着我,我说:“妈妈是希望你在积累作文素材的同时,学会观察。学习是相通的,任何学科的学习,其实都需要观察的本领,先观察后思考,才能有收获。你现在可能不理解,但渐渐的你就会明白了。”
学习是一个悟的过程,其实在我问孩子之前,我以前一直跟孩子一样,单纯地认为写日记就是为了积累素材,可从孩子坚持写日记这段时间看来,我 突然发现写日记其实最重要的事是为了学会观察。起初我总想不明白,为啥孩子看的书不少,又上了名师的课,为啥作文写的却不好,其实很简单的道理,有输入没有输出。还有就是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孩子语文基础部分的错误总结起来也是孩子没有学会观察和思考。我一直担忧自己的孩子未来只会学习不会思考,我经常跟她讲,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要学会用思考的的心态去看书。我也相信那些真正的学霸,她们相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除了个别是天赋特别高以外,大多数是自己提前掌握或者自己悟出了学习方法。
我是一个普通草小孩子的妈,我的孩子很普通,可我感谢她选择我做了她的妈妈,因为在陪伴她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悟出了一些学习方法,我愿意分享自己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学习方法,也一直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优秀家长和老师们的学习方法。我们和孩子共同处在一个焦虑的年代,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让自己的孩子终身保持热爱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