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北京市清华大学录取率在1%左右,很好,河南录取率仅在万分之五,也就是说两千个人报清华北大才能录取一个,概率有多低可想而知,其他省市与河南相比也不会差太多。
正常人考上清华的条件:
清华大学很难考,一般能读清华的学生无外乎两类,一类是聪明过人,他们从小就接收优质的教育和思想,比较前卫,想法和思维也与众不同,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习时很有主见,自控力很好,稍稍一点拨就通,所以平时看不见怎么努力,可成绩却非常好。
另一类是非常努力的典型,他们往往抗压能力特别强,记忆力很好,耐受力好,这都是慢慢训练出来的,以致做过哪些题,在哪做的,答案是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些人几乎做过了市面上所有的高考题,刷题速度也特别快,能及常人之所不及。
所以要想考上清华,而你又不是天生聪明,只能靠后天努力,那就要付出比正常人艰辛百倍的努力去赶超,否则很难去超越。
社会评价
2020年6月3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大学位列第一。
2020年6月10日,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大学世界排名第15名。
2020年8月,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大学位列第44名。
2020年9月,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大学位列第20名。
2020年10月,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大学位列第28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清华大学
清华每年在各个省份招生人数如下:
2022年,北京大学共录取本科新生4457人。其中校本部录取本科新生3066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2994人、港澳台学生72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953所中学。同时招收了来自海外41个国家和地区的367名留学生,以及软件工程二学位学生100人。
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录取本科新生878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861人、港澳台学生17人;另录取来自1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46人。2022年清华大学共录取本科新生3700余人。其中内地本科新生3400余人,来自全国31个省份1000多所中学;港澳台学生80余人;国际学生约200人,来自全球约33个国家和地区。
新生中,男女比例略超2:1;少数民族占比约17%,包括满族、蒙古族等26个少数民族。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7年12月25日,通过高考招生被机械、航空与动力类录取。学科奥赛保送方面,2021-2022年度,全国260名集训队选手超过半数选择清华大学。
2022年代表中国出征全球学科竞赛的23名队员中,有13位选手保送至清华大学。清华北大在以上省份的招生人数相对前几个梯队会少很多,但也在100人及以上。其中福建和江西人数较多,分别有190人和180人左右。在广西、黑龙江、吉林和天津的招生人数大致相同。
分别有160人左右。在新疆、贵州、甘肃、内蒙古、云南的招生人数则低于150人,分别是140人、140人、130人、110人和100人。清华北大在宁夏、青海、海南和**的招生人数是最少的,分别是70人、50人、50人和30人。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一直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代名词。每年清北两所大学,在国内大陆总共招生的人数也不过8000人次,其中清华大学本科生招生大约在3400名左右,北京大学本科生招生人数在4000名上下。那么,在全国范围内,这么多考生的情况下,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各省市的录取率到底有多少呢?清北在全国招生的平均录取率又有多少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数据。
首先清北两所高校在全国的录取率是0.72‰,千分之0.72,也就是1000个高考考生中,都不一样能出一个清北大学的本科生。这还仅仅是全国平均水平,部分省市可能要2000个高考生才能出现一个就读于清华大学或者北京大学的本科生。这其实是一个很低的比例了。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低的录取比例,才能使得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高校一直保持在全国TOP2,保障了其生源的质量,那么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得以保障。
在看完了清北在大陆的平均录取率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各省市的录取比例。首先,不得不感叹直辖市的考生是多么的幸福。我们可以看到,清北录取率前三的省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和天津。北京不用说,本土作战的考生,清北录取率接近1%,是百分之1哦,相当于100位北京考生就有1位可以考入清北。这对于北京的5万名考生来说,可谓是很大的激励和鼓舞。同样的,上海的清北率达到了0.4%,天津也高达0.28%,对比于全国平均水平来说。已经是高出不少了。
紧随三大直辖市之后的则是辽宁、浙江、吉林和青海四座省份。四座省份考入清北的概率大约在0.1%左右,比三大直辖市还是低了不少,但是对比千分之0.72的全国水平,还是高出了不少。下面这张清北录取率的柱状图中,我们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各省市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