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大学录取投档线怎么确定的

大学录取投档线怎么确定的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5-10
  • 发布时间:2024-04-20 08:40:06
一般大学按1:1.2的比例划定,有的好点的大学也按1:1.1或者1:1。比如:招100个人,这一百个人最低分数是560分,但是实际报考这个学校的学生可能不止100个人,那就把第120名的人的分数作为投档线。这120个人都有可能被这个大学录取
内容详情

一般大学按1:1.2的比例划定,有的好点的大学也按1:1.1或者1:1。比如:招100个人,这一百个人最低分数是560分,但是实际报考这个学校的学生可能不止100个人,那就把第120名的人的分数作为投档线。这120个人都有可能被这个大学录取。排前面的人。

有可能没有达到所报专业的分数,又没有服从调剂,就被刷下来。后面的人就有可能上去了。但是如果这个大学有100个招生名额,是二本大学,但是只有80个人报的话,那录取分数一般就是2本线,除非填好专业,没有服从调剂的,可能被刷。

扩展资料:

过投档线不录取的情况

1、考生不服从调剂

只要过了院校投档线,招生办就会把符合条件的考生档案投档到相应的高校,这是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学校针对投档成功的学生进行专业录取划分,对于那些没有填写服从调剂的考生,如果考生的分数低于所填报专业的录取最低分,那该同学不能被录取,只能面临退档的结果。

退档意味着该学生无法再参与其他平行志愿的投档,只能等待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的志愿填报。

所以对于把握不大又很想去的学校,建议学生可以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这样只要院校100%比例投档,考生过了投档线就能被录取了。

2、院校投档比例超过100%

现在的很多高校为了避免学生退档的问题,基本上都采用100%投档,也就是说按照招生计划进行投档分数的确定,但是也有一些学校为了满足招生计划的需要,将投档比例提高到120%。

举个例子,如果计划招100人,院校会投档120人的档案,恰好120人都选择了服从调剂,最终会有20人被退档,录取的原则就是按照分数排名。但是实际情况下,报考的120人不会都选择服从调剂,所以很多高校都会设置几个批次的征集志愿。

专业录取分数线是什么意思

大学录取分数线是最低分,是指招生院校在某一省份或直辖市在进行正式投档后,院校正式录取时对应最低位次的分数。

比如某个专业总共录取10人,如果填报本专业的第一志愿人数是12人,那么前10名被录取,后2名如果属于服从调剂的,则调剂到别的专业;如果不服从调剂的,则直接退档。如果第一志愿的不够录,则从别的专业调剂过来。

录取完成后,被录取的10个人的平均成绩就是本专业的录取平均分,被录取的10个人中的最高分就是本专业的录取最高分,被录取的10个人中的最低分就是本专业的录取最低分,也叫本专业的“专业录取分数线”。

以此类推,也可以算出来某高校全校在某省市的录取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也就知道某高校在某省市的录取分数线了。

专业录取线的全称为专业录取分数线,是指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高校一般设置有若干个专业,少则有20-30个专业,多则有70-80个专业,有的甚至超过100个专业。学校按照招生章程中规定的专业确定办法予以录取考生,实际上就是将考生确定在某个专业上。由于每一个专业的录取都会自然形成录取最高分或录取最低分,通常将某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称之为专业录取分数线,简称专业线。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