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不错,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成立于1924年的中山大学生物学系。
2、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国家首批建立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首批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拥有覆盖生物学、海洋科学、农业科学、药学和畜牧学等4个一级学科的17个博士点(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物物理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技术、食品安全生物学、信息生物学、海洋生物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和20个硕士点(含17个博士点以外的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草业科学)。生物学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710 生物学(2009年)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49个,本次参评31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43个,本次参评15个;还有3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13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62所。
学校代码及名称 整体水平
排名 得分
10001 北京大学 1 83
10003 清华大学 2 79
10246 复旦大学
10558 中山大学
10486 武汉大学 5 77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6 76
10335 浙江大学 7 74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8 73
10284 南京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10055 南开大学 11 72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4 7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422 山东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10730 兰州大学
10225 东北林业大学 19 70
10559 暨南大学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21 69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24 68
10697 西北大学
10183 吉林大学 26 67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10673 云南大学
10286 东南大学 29 66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10593 广西大学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33 65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
10247 同济大学 38 64
10459 郑州大学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10537 湖南农业大学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43 63
101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10140 辽宁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11065 青岛大学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50 62
10285 苏州大学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10435 青岛农业大学
10475 河南大学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10657 贵州大学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10184 延边大学 59 61
中科院的科研能力在全国来说算是超一流水平,甚至在北大之上,但是中山大学的理科类却很难代表中国科研的最高水平,从这点上看中科院对研究生的要求肯定要比中山大学高很多,考研的竞争度肯定也会大很多,因为要考中科院你可能会要和清华北大的同学竞争。
但是我讲很大程度上是北京上海的比较权威的研究所,中科院的研究所也有强弱之分,如果是一些很冷门的研究所就不一定了。
健康,管理严格。绿色,环保,健康,低碳生活是现在社会主流趋势,生物学也逐渐成为了更多学子心目中的理想专业,中山大学生物学验教学中心设施比较完善,管理严格,这样回答表现出对于学校的认可,所以合适。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前身是1924年建校伊始成立的生物学系。
国内生物专业,按教育部学位办2009年学科评估结果,生物专业最好的高校依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等。北大的生物在全国排名榜首,合并北医(现在北大医学部)之后更是把领先优势大大扩大了。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当然是中国最强的生科院(生物国内比较好的传统上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大,复旦大学(遗传),武汉大学(病毒),四川大学,其他如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近年进步都很快。
生科在清华内不受重视,这是一位学姐透露给我的):
北大校友俞君英在世界上首次以非克隆技术培养出人体干细胞,这个消息几个小时内就传遍了北京大学的各个角落。在她本科学习的学院——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老师和同学们更是按捺不住地激动和自豪,他们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网络把母校师生的问候和祝贺,送到大洋彼岸。
由此,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作为俞君英迈进科学殿堂的起点,再次引起媒体的注意。
深厚的历史传统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来源于三部分:1923年成立的燕京大学生物系、1925年成立的北京大学生物学系、1926年成立的清华大学生物系。它们于1952年合并成立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师和培养的学生中先后有26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自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T H Morgan)教授实验室的三位研究生影响了北大生物系及其前身,他们是:1923年至1950年任教于燕京大学的Alice M Boring教授、先后在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的李汝祺教授和先后在燕京大学和厦门大学任教的陈子英教授。其中,1926年在摩尔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位中国学生李汝祺, 长期在北大任教,直至1989年退休退休,为我国遗传学奠基人之一。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北大从最早设置的动物学和植物学专业到50年代初设立了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动物遗传学专业。1956年以后率先在国内建立了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专业,1980年代又先后建立了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及生态学专业,1993年设立了生物技术专业。1993年生物学系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这正好是俞君英以绍兴市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北大的那一年。
雄厚的实力和特色的本科教学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学院现有41名教授中含院士3人、长江特聘教授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学科 8个,硕士授予权的学科12个,为生物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有6个系,5个中心,2个研究所,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基地; 5个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现有实验室共43个,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行为科学、生物信息学、进化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生态学等。
生命学院现有500多名在校本科生。本科生的培养前三年以课堂教学为主,最后一年以实践研究为主。多年来生命科学学院结合历史传统,逐步探索出了富有特色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与多数学院不同,生科院已经基本取消了‘教研室’和‘系’这个概念,而是与国际接轨,每个教授根据研究方向,建立独立的科研实验室,并负责实验室的运行、研究方向、经费,学院保证科研环境的稳定。”
“在每届招收的150个左右本科生中,除了有10%左右就业或从事其它学科研究的学生会选择到心理、经济等研究中心去做与生物学相关的实习。其余本科生从大二学期末开始都陆续进入实验室,占全部学生的90%左右。”
据统计,仅在2001-2005年间,生科院本科生发表的SCI文章多达100篇,其中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署名的文章就达29篇。自2003年以来,在于龙川教授的神经生物学实验室里,本科生就参与发表了16篇论文,其中SCI收录14篇。近日,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组团第一次代表中国大学生, 参加一年一度的合成生物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国际性大学生竞赛——国际基因机器设计大赛,一举夺回高荣誉。团队的18名成员中,14名是本科生。因为有优秀的文章发表,学生们获得了美国名牌大学青睐:如王多等3人进入哈佛大学,张颖心等4人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吴巍等3人进入杜克大学。
2.吉林大学也不错,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搞生物竞赛的,对生物极度痴迷,他就去了吉林大学读生物,他的眼光值得相信
参考资料:
北大招生网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
第一名 哈佛大学 5497篇论文 被引用275060次;
第二名 加州旧金山大学 2682篇论文 被引用126236次;
第三名 德州大学系统(all campuses) 3914篇论文 被引用117194次;
第四名 麻省理工学院 1335篇论文 被引用 96389次;
第五名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2554篇论文 被引用 89097次
生物学及生物化学
第一名 哈佛大学 7325篇论文 被引用184786次;
第二名 德州大学系统(all campuses) 8009篇论文 被引用149017次;
第三名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3952篇论文 被引用 93710次;
第四名 东京大学 5571篇论文 被引用 79673次;
第五名 京都大学 2966篇论文 被引用 72923次;
环境及生态学
第一名 美国环保局 2049篇论文 被引用18875次;
第二名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 2450篇论文 被引用16806次;
第三名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署 1523篇论文 被引用14365次;
第四名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170篇论文 被引用12392次;
第五名 明尼苏达大学(Twin Cities) 1056篇论文 被引用12218次;
微生物学
第一名 哈佛大学 1448篇论文 被引用36025次;
第二名 巴斯德研究所 2064篇论文 被引用36003次;
第三名 美国国家过敏与流行性疾病协会 1248篇论文 被引用25350次;
第四名 德州大学系统(all campuses) 1308篇论文 被引用20091次;
第五名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852篇论文 被引用19777次;
动植物学
第一名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所 9908篇论文 被引用63201次;
第二名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5584篇论文 被引用39186次;
第三名 康奈尔大学 4451篇论文 被引用36966次;
第四名 法国农科院 5833篇论文 被引用35467次;
第五名 威斯康星大学(Madison) 3510篇论文 被引用27442次;
免疫学
第一名 哈佛大学 2994篇论文 被引用72614次;
第二名 美国国家过敏与流行性疾病协会 1778篇论文 被引用48765次;
第三名 国家癌症研究所 1681篇论文 被引用42952次;
第四名 德州大学系统(all campuses) 1986篇论文 被引用34915次;
第五名 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医疗中心 1495篇论文 被引用311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