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北京户口考进北京联合大学是什么样的水平?

北京户口考进北京联合大学是什么样的水平?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5-10
  • 发布时间:2024-05-13 09:20:05
北京户口考进北京联合大学是二本水平。北京联合大学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是北京市首批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院校、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职业教育等级分级改革的试点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
内容详情

北京户口考进北京联合大学是二本水平。北京联合大学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是北京市首批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院校、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职业教育等级分级改革的试点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599人,其中专任教师1463人、外聘教师218人,折合教师总数为1572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52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6.16%;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76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2.08%;

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1415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6.72%。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9人;省级高层次人才20人,其中2019年当选2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13人,其中2019年当选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8个。

国学的分类方式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尹凌 徐悦洋

民国游记中北京中轴线连贯轴线印象

天坛、故宫、景山、钟鼓楼这些分布在北京中轴线上及周边的遗产地和 历史 文化街区,给民国时期的游客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游记作者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中轴线上沿线遗产地及其周边 历史 文化街区的喜爱以及对其 历史 文化内涵的肯定。

左祖右社的对称布局。 《故都的讴歌》如此记述太庙与社稷坛左祖右社的对称布局:“它们是左右均齐的建筑,一在天安门之左,一在天安门之右,这就是‘立国左祖右社’的造型。”《故都十日游尘》描写道:“天安门左右,右旁原为社稷坛,左为太庙。两地范围宽广,布置幽美,位居全城的中心。”

正阳门至永定门的线性特征。 有游记作者在游览时登上正阳门的城楼向南望,观察到了从正阳门至永定门的连贯线性特征。如《故都杂写》中作者运用“一条直线”来描述:“譬如我们登上正阳门的城楼而向南望去,那么那条正阳门大街是一条直线地通到外城的永定门的。”

正阳门至故宫内宫的线性特征。 《故都十日游尘》作者形容由前门北望可以看到:“一座更为伟壮的‘正阳门’矗立当中,由正阳门再向内,一条直线,经过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极门而直达内宫,真是一望无尽!”此外,《故都画面》和《故都名胜游记》两篇游记分别运用“布局表示了中国排比的艺术”和“皆成一直线”来形容从正阳门至太和殿的连贯线性布局。

景山与故宫的联结。 《北游旅程》《故都名胜游记》《故都之游》等多篇游记记述了作者登上景山之巅南望故宫的体验。这类眺望的动作也构成了建筑在空间上的联结关系,在鸟瞰与俯视的过程中,运用线性视角,起了隐形的联结纽带作用,将景山与故宫进行贯通,串联起了景山与故宫的建筑。

景山至钟鼓楼的线性特征。 有游记作者在登上景山万春亭后向北望,观察到了从景山至钟鼓楼的纵直形态特征。《登景山》的作者形容景山后门宽大的马路像一条素带直拖到鼓楼钟楼的尽处。将中轴线比作了“一条素带”,并同时搭配使用“直拖”这一动词,形容中轴线走势笔直流畅,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此段中轴线的形态特征,“带”字的传神使用,让现代的我们对于民国时期此段北京中轴线的印象认识更为深刻。

民国时期的游者虽对北京中轴线尚无从永定门到钟鼓楼7.8公里的完整轴线认知,但已有相当多的游者在游览过程中运用线性视角来观察北京中轴线沿线遗产地,并在游记中记述了北京中轴线的线性连贯和中轴对称特征。 这种对中轴线上部分遗产地的局部串联,是民国时期人们对于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印象。

20世纪20年代,鼓楼广场开辟“民众市场”。

从游记看民国时期北京中轴线的功能

有学者提出,国内外重要城市的中轴线按照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交通轴、纪念轴、景观轴几种基本类型。 如果按照这个功能类型的划分,可以说,民国时期北京中轴线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景观轴和纪念轴等多重功能,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怀古追今,激发爱国热情。 故宫、中山公园等地,是怀古追今、激发民众爱国热情的重要场所。《北平游记》和《故都屐痕》两篇游记均提到了游者前往中山公园辛亥革命烈士铜像处进行瞻仰的经历。《故都十日游尘》记述了作者在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下,游览故宫文物古迹,抒发爱国之情的经历。

凭吊古迹,增强文化自信。 天坛、故宫等地,是民国游者凭吊古迹、增强文化自信的场所。天坛作为北京中轴线沿线遗产地,有着突出的文化价值。《故都的讴歌》《北游旅程》等多篇文章都记述了天坛建筑的宏伟。《北平的天坛》记述了作者在凭吊天坛建筑古迹之后,对其文化内涵的解析,认识到天坛整体体现了“中”的思想,建筑运用的“九”字数字象征,究其本质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尊贵权威的象征。《故都的讴歌》的作者在游览故宫之余对其建筑艺术进行分析:故宫建筑单独看是单调欠波动,但联合欣赏就好比是成双的五绝与七绝,四十字的五律与八句的七律。

民众教育的公共场所。 中山公园、故宫等地,是民国开展民众教育的良好场所。《北平游记》指出,中山公园设有革命图书馆和卫生陈列所,故宫设有图书馆。这类学习场所的设立体现了北京中轴线沿线遗产地对公众的教育功能。《故都屐痕》指出,故宫内有《故宫图说》售卖,入览者获此书可按图展开游览,故宫允许游览者携带日记本、铅笔,但其余物品如摄影机一概不准携带入内。诸多细节,无不透露着故宫对公众潜移默化的教育。

休闲 娱乐 的城市空间。 北海、中山公园、什刹海等地,是民国时期城市休闲 娱乐 的重要空间。《故都画面》《团城与北海之游》等多篇游记均对市民在北海展开的休闲 娱乐 事项进行了详细记述。民国游者在北海的打卡游览景点和 娱乐 体验项目,与当代城市生活的休闲项目相吻合,比如赏琼岛春阴、游九龙壁团城、长廊饮茶、夏日泛舟、冬季滑冰等。《故都散记(续)》《旧都四日记》等游记则详尽记述了中山公园的基础设施和自然风光。中山公园拥有苍老松柏、小山假石、曲折长廊、幽径亭榭,此外还设有溜冰场和高尔夫球场供市民 娱乐 ,茶社雅座和松软草地供游人放松,图书阅览室供来者阅览,古迹遗存供游人瞻仰,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充分发挥着休闲 娱乐 功能。而什刹海也具备一定休闲 娱乐 功能。《记故都湖海之胜》记录了什刹海开放冰场,供游人溜冰、玩冰车的情况。

鸟瞰中轴的视线高点。 正阳门、景山等地在民国时期就是鸟瞰北京中轴线的视线高点,对串联起北京中轴线的景观视廊起了重要作用。《故都杂写》的作者登上正阳门城楼,视线南望至永定门,丰富了民国时期永定门至正阳门南段中轴线的印象。《北游旅程》等游记作者登景山之巅,视线南望至故宫,俯瞰故宫建筑的排列和黄瓦闪亮,视线串联了景山与故宫建筑。《登景山》的作者登景山之巅,视线北眺至钟鼓楼,丰富了民国时期景山至钟鼓楼北段中轴线的印象。

繁华热闹的商业地区。 前门地区作为北京中轴线的周边 历史 文化街区,是商业活动非常密集的街区。根据《故都杂记-胜地与庙会》《深秋故都巡礼》等游记的记述,前门大街是北平最热闹的地区,是百姓购物逛街购买日用品百货的场所。前门大街百商杂集,人来人往,一派熙熙攘攘的繁华热闹景象,充分彰显了其重要的商业功能和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历史 文博系。本文是北京市社科基金规划重点项目“北京中轴线 历史 文献整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孔子——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此上就是为人之道,是人都要努力做到!

老子——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道者,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事第一法;寡欲是养心第壹法;勿言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进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庄子——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人生要学会平和心,喜乐心,慈悲心。

孟子——君臣相比,君属于强势,臣属于弱势,其关系由强势君主导。君讲礼,臣讲忠,故君臣之道在于礼。君礼于臣,臣必忠;臣忠于君而君不礼,其忠必退。

荀子——概括为七个方面:一是蜕:学习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应该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进展,日渐而月进,并且使之产生质变。二是虚:虚指的是学习态度。虚者,虚心、谦虚也。三是一:“一”是专一、专心致志的学习,“学之道,贵以专”。四是静:“静”,指的是心要静,而摒弃一切杂念。五是积: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六是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有了好的老师,便可以好学,“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七是友:荀子提出,学者应“亲友”,以求得在治学上的“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即不断地得到批评和指正,而日有所成。

孙子——文韬武略。中国的韬略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为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遗产之精华。韬略犹如双刃古剑。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若藏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愿学者得其精髓,重其所用,发扬古道,利国利民。教练不是知识训练或者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拓展信念与视。

管子——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教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当事人的真实现状和局限,同时引发对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给对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教练的使命就是——因成就他人而成功!

韩非子——统驭理论:“精诚为道,运筹为术,组织为器,人才为本,制度为体,文化为魂”,带你修炼六个方面的能量,帮你完成从攻城略地到运筹帷幄、从创业有成到基业长青的惊险一跃,成长为新经济时代的新型领袖。

鬼谷子——权谋,是指在争夺、巩固、发展权力的过程中使用的一切灵活应变的手段。权力,是指能够直接支配他人,使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的力量。权力带来财富、地位、荣耀。权谋天然地不受一切仁义道德、公平正义的约束;它甚至没有任何原则可言,唯壹的原则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权谋的合理性取决于权谋的结果,即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也。

大学——修身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过程。格物就是探究弄清事物的发展之道;致知就是获取知识,诚意就是赤诚、真诚、忠诚之心对待壹切事物;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心正,是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修为高深的人,因此,修身的过程,就是探究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真诚地对待一切的过程,就是严个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的过程。

易经——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所谓天地之道,也不过是自然法则。你若遵从了——便能遗世独立,飘飘欲仙:返之则——万劫不复,永世不得超生。想那轮回之苦,却非人力所为也!故而道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天意实属难违。仔细想想,可也不就是这样的么?故,天地之道在于人心。

禅宗——死生间观节,细微处品德。死亦生,生亦死,死是另一个生的开始,生亦是另一个死的结束。故,生则生、死则死,岂能赖着不死或就是不生?故来之则应,去留无意,随缘而行,不纠结、不着相。 《国学三部曲》,宋定国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1月出版;包括《国学纵横》《国学览胜》和《国学探疑》。《国学纵横》被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列为2013年度贺岁书。宋定国在《国学三部曲》中,依据可靠的传世文献和新的考古成果,围绕“国学”即中国学术文化进行了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介,在对中国学术文化中可圈可点的人物及其著作进行见解独到的览胜的同时,澄清了一系列似是而非、以讹传讹之类的观点和提法,除了对“国学”、“国学**”等提法进行拷辨和矫正之外,还涉及诸如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等流传已久的话题,都有理有据地予以澄清,证明都是子虚乌有的讹传;并对中国学术文化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史料缺陷、疑点以及历代研究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质疑,有的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国学三部曲》被学界有识之士认为是目前难得一见的有关中国学术文化方面的一套力作。

机构建立

就国内而言,早在上个世纪初期,章太炎先生就创办了“国学讲习所”,是近代国学研究机构的开端。后来出现了著名的北大国学门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于1925年,到1929年结束历时四年,以四大导师名闻于世,培养了一大批著名学者。中央大学也有国学研究机构。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科学院曾有相应的研究机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学热兴起。各个大学相继建立了国学研究机构,如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人民大学的国学院和国学系,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中心,清华大学国学院,北京大学国学室。于此同时,民间的国学社团普遍兴起,各大高校也都有国学社。如南京大学国学社、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其后首都北京又批准了北京国学院,已经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展工作。国家级的国学院也由国务院参事室牵头开始在鸟巢附近规划兴建。

标新立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需要,在此背景下而建立发展起新的学术体系——新国学。新国学即是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西方马克思列宁主义所形成的新学术体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需要,所以在此背景下而建立发展起新国学学术。而随着于丹、乾泉等人的出现,新国学发展到新的阶段,它带来了巨大的思索,但同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新国学与原国学区别:

新国学,代表着建立在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汲取西方马列主义精华,从本质上别于原国学的新学术体系。

新国学,以儒家主体文化和社会为基,撇开传统国学上多样化所存在的百家争鸣复杂局面,重新提出国学概念。打破传统国学自我垄断和封闭,代表着走向世界,属于全新的中国学术概念。

新国学具体包括:

1、人文国学

2、文艺国学

文艺方面尚未有人建立新学术体系,而人文方面已经有专著和专属文化传播机构。

新国学不存在新儒学,新道学,纯粹只有国学范围性的内容,切勿和新儒,新道,新法等混谈。

新国学的具体内容可参见<简明新国学>与<新国学论>。

新国学网和新国学网的内容,只属于新国学范畴内的新论说,并不能代表新国学。 国学教科书

章太炎则于1906年9月在东京发起“国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其“广告”云:“本社为振起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其内容共分六种:(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

1905-1906年,国学保存会印行了刘师培编著的中国第一套也是至今唯一明确标注的中小学“国学教科书”。这套国学教科书分编有《伦理教科书》2册、《经学教科书》2册、《中国文学教科书》10册、《中国地理教科书》2册、《中国历史教科书》2册。 2013年,《刘师培国学讲论丛书:中国历史教科书》重刊。

国学强调治学要循序渐进、实事求是。一直到晚清,中国传统学人的治学,一定都是先由文字、音韵、训诂及目录、版本、校勘等“小学”科目入手,而后才治“史学”,再由“史学”而入“经学”。 传统文化里有“道”、“器”、“艺”的分别。

教学课题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在报道中介绍说,目前国家提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应该包括国学经典、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三部分。但一些学校认为,学学《**规》、背背《论语》就是国学教育了,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经典、艺术、民俗的相互关联性和整体性,没有从各年龄段的差异性去构建完整的中小学传统文化课堂。另一方面,想找到各领域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教师也是个难题。教国学的老师应该精通儒释道兵医艺多个门类的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但目前,并没有哪所高校专门培养“国学人才”,甚至没有“国学专业”。据悉,从明年开始,教育部将在高校本科专业增设“国学专业”,目前东北师大、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已经在考虑招收“国学专业”学生。

据了解,至2015年5月末,国家以及教育部的传统文化相关课题组已完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成人教育(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海外汉文化教育近700册传统文化标准化教材研发工作。其中,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又根据全国各省/直辖市的地域文化的不同样貌,分别编写了全国26个省/市的“国学与地区文化”相融合的地区版专用教材,并首次提出了中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是“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目前,北京的通州区和大兴区也在使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教材试点工作将于今年完成,之后该套教材将申报国家级教材,通过验收后将向全国推广。

教育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近几年越来越受关注,各学校纷纷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国学”课程,全国的“国学教师”缺口很大。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明年教育部的高校专业设置中将首次增设“国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介绍,目前国家提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应该包括国学经典、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三个部分。 谈到对国学的观察、思考和认识,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执行会长邓卫东提出了崭新的国学观,对理解国学的概念、把握国学的定义,提供了崭新的角度视野。他认为:

国学,首先是自然国学。国学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国学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国学是天地根是天长地久是天尊地卑,国学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段话引自《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意思是国学追根溯源源于“道”。这个说法虽然看似空洞,但并不影响是正确的,因为世间万事万物均源于“道”,这“万事万物”包括国学,这段话基本可引用到方方面面)。国学是生生谓易生生不息是绵绵若存,国学是自然是客观,是伟大的规律,是永恒的真理。在很多人为归儒归释归道以及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等等问题纠结纷争的今天,回归到最初最基础的面貌去认识国学,有着更加清醒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国学,其次是生命国学。国学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引自孔子的自我报告),国学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国学是油盐酱醋茶,是吃喝拉撒睡,是生老病死故,是衣食住行修,是成人成才成圣成贤,是成长成功成熟大成。在“全民投机”的时代,在机会主义泛滥的今天,生命国学有可能让我们更加真实而幸福。(国学是生命国学,何谓生命?生命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发生、存续、消亡” )

国学,再其次是家庭国学。国学是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这句话引自《大学》),国学是家和万事兴家兴财源旺,国学是人的身心落地生根的根据地,是在高压环境下不竭的动力加油站,是在充满了诱惑的社会里面的指南针定海神针,是在剧烈变化的时代里面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强调个性解放以及民族创新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强调家庭、家族、国家、人类一家、地球一家、宇宙一家的家庭国学观念。

国学,还是公益国学。国学就是《易经·系辞》里面讲的公益:周乎万物道济天下。国学就是《论语·雍也》里面讲的公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国学就是《老子》里面讲的公益: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国学就是《礼记·孔子闲居》里面讲的公益: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国学就是《金刚经·究竟无我分第十七》里面讲的公益: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国学就是《孟子·梁惠王下》里面讲的公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国学就是《张子全集·近思录》里面讲的公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国学就是《岳阳楼记》里面讲的公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学就是鲁迅的《自题小像》里面讲的关于:我以我血荐轩辕。国学就是***和中国***人讲的公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学就是最大化的利益天地利益父母利益众生利益万物利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市场经济商品社会的今天,在权钱和欲望涌动的今天,高扬公益国学的旗帜,绝对不仅仅只是一种象征。

国学,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先进文化,不仅仅是时尚文化;也不仅仅是自然国学,不仅仅是生命国学,不仅仅是家庭国学,不仅仅是公益国学;国学更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今天,老百姓国学仁为己任任重道远。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