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初三数学面试 十分钟试讲 讲哪些知识点较好?

初三数学面试 十分钟试讲 讲哪些知识点较好?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5-10
  • 发布时间:2024-05-12 10:00:07
试讲前的备课一定要充足,另外最好准备一份PPT,不过也许用不到.还有黑板上的板书也要提前想一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2.讲课的时候注意严谨和通俗的结合,数学公式本身是严谨的,但是在授课的时候可以举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辅助教学.3.注意着
内容详情

试讲前的备课一定要充足,另外最好准备一份PPT,不过也许用不到.

还有黑板上的板书也要提前想一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2.讲课的时候注意严谨和通俗的结合,数学公式本身是严谨的,

但是在授课的时候可以举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辅助教学.

3.注意着装.

4.不要迟到.还有如果可能的话提前和学生沟通一下,

如果不允许的话也可以先找亲戚邻居问问你要讲的部分,

一般他们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在哪里,心里也有个底..祝成功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 面试 初中数学 试讲 范围(该准备哪一册?)

11.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过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重、难点与关键

(一)重点:掌握“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二)难点: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学会综合分析法.

(三)关键:掌握图形特征,寻找适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

四、教具准备

一块形状如图1所示的硬纸片,直尺,圆规.

五、教学方法

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形象.

六、教学过程

(一)设疑求解,操作感知

教师活动(出示教具)

问题提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2所示的残片,你对图中的残片作哪些测量,就可以割取符合规格的三角形玻璃,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方法如下:可以将图1的玻璃碎片放在一块纸板上,然后用直尺和铅笔或水笔画出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如图2,剪下模板就可去割玻璃了.

理论认知

如果△ABC≌△A′B′C′,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反之,如果△ABC与△A′B′C′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B=A′B′,BC=B′C′,CA=C′A′,∠A=∠A′,∠B=∠B′,∠C=∠C′.

这六个条件,就能保证△ABC≌△A′B′C′,从刚才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只要两个三角形三条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保证这两块三角形全等.

信不信?

作图验证(用直尺和圆规)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出的△A′B′C′剪下来,放在△ABC上,它们能完全重合吗?(即全等吗)

学生活动拿出直尺和圆规按上面的要求作图,并验证.(如课本图11.2-2所示)

画一个△A′B′C′,使A′B′=AB′,A′C′=AC,B′C′=BC:

1.画线段取B′C′=BC;

2.分别以B′、C′为圆心,线段AB、AC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

3.连接线段A′B′、A′C′.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引入课题:“上述的生活实例和尺规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在思考、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下面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1)判定方法: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2)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

评析通过学生全过程的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边边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时增强了数学体验.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公教师考试网 详细出处参考:

初中数学教师试讲15分钟,如何得高分

《教师考试面试试讲范例指导班-初中数学(7讲)重点看》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JCjkpqlzRRYyCkPt4LtTA

?pwd=wy8z 提取码:wy8z

02.初中数学试讲|教师考试面试试讲范例指导班-初中数学(7讲)重点看|初中数学面试试讲范例7-多边形的内角和_recv.mp4|初中数学面试试讲范例6-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_recv.mp4|初中数学面试试讲范例5-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_recv.mp4|初中数学面试试讲范例4-勾股定理_recv.mp4|初中数学面试试讲范例3-因式分解_recv.mp4|初中数学面试试讲范例2-平行线的性质_recv.mp4|初中数学面试试讲范例1-二元一次方程组_recv.mp4

试讲一般都有专家组打分,通常评分内容如下:

试 讲:

1 实现教学目的能力

1.1 目标明确,要求适度,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看教案

1.2 注意教学育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听课)

1.3 重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或动手能力)的培养(听课)

1.4 板书工整,设计合理,无错别字

1.5 善于应用“两学”知识

1.6 能因地制宜,应用多种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2 掌握教材内容能力

2.1 讲课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讲透

2.2 了解当前学科新成就、新动态,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

3 组织课堂教学能力

3.1 教学民主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注重课堂信息反馈,应变能力强

关键点在于不要太紧张,语言和书写都很重要,切记要多练习,控制时间,语速尽量放慢,重点一定要反复重复,口头禅要去掉。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