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内容简介

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内容简介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5-10
  • 发布时间:2024-05-11 19:40:18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散文诗自选集。金波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五十年余年,精心创作了大量散文佳作,其中包括许多散文诗。《做一片美的叶子》所选均为他积淀多年的散文诗精品。《做一片美的叶子》中作品以最为规范的现代汉语写就,意境优美
内容详情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散文诗自选集。金波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五十年余年,精心创作了大量散文佳作,其中包括许多散文诗。《做一片美的叶子》所选均为他积淀多年的散文诗精品。《做一片美的叶子》中作品以最为规范的现代汉语写就,意境优美,感人至深,不仅适合少年儿童阅读,也是成人陶冶性情不可多得的精美文。其中,许多作品被选人我国内地及港、台地区多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

三年级课外阅读备课教案三年级阅读备课

《和树谈心》读后感(一)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数不胜数,可见读书、读经典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炎炎夏日,我又读了好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新书,它那犹如山间小溪一般清澈的文字,再一次洗涤了我的心灵,这就是金波爷爷写的《和树谈心》。

 和那些中外经典名著相比,《和树谈心》显得很微不足道,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曲折的情节,但我却认为《和树谈心》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是非常经典的。

 “和树谈心”,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其实这种交流是在默默地进行着的,是人类用心灵的语言在和树谈心。认真阅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当你怀着一颗美丽的心,用微笑去凝望世界时,世界也会向你微笑点头;你会懂得自然界中的每一种动植物都是有知觉,有情感的,也能表达自己的心里的感受,只不过方式不一样而已。静静地感受大自然,你会发现你的心感到说不出的温暖:你会明白动植物的心是相通的。从书中的每个章节,我都能感受到金波爷爷用心倾听大自然的情感,从每个小故事中,我都隐约体会到一个道理:和树谈心,源于情感,源于内心,只要有心,肯停下匆匆的脚步,你自然会听到树木以及花鸟虫鱼那些简朴而富有深意的美妙声音, 我要感谢金波爷爷为我们写了这么一本经典的书,为我们讲述了那么多美丽的自然与人的故事,看完这本书我总在想:如果我们国家每个人都去植一棵树,那么过几十年放眼望去,十三亿大树绿涛如海,无边无际。从此,再也不会有那些可怕的地震、海啸、泥石流、龙卷风……人与环境,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吧!

《和树谈心》读后感(二)

 《和树谈心》是一本具有灵性的散文集,在金波爷爷的笔下,每篇散文都倾诉了关于金波爷爷的回忆与心得,这本书似乎有一种无穷的魔力,牵动你的思绪,使你沉浸在书中。

 这书分为四部分,第一是《新年的贺卡》,这一部分记载着属于金波在童年时期快乐幸福的生活。或者你会认为金波爷爷幼稚,但恰恰是童年还仅存的纯真。第二是《做一片美丽的叶子》,这部分有着金波爷爷的童年回忆与那但那段时期的同伴与母亲,然而几篇散文,短短几句却足够体现出金波爷爷对小时候的怀念与对母亲的思念眷恋,第三是《寻找幸运花瓣儿》和《和树谈心》,这两部分是与大自然有关,让我们与大自然友好相处。

 《和树谈心》是一种在心灵上所作出默默的交流,它是与心贴紧的,每篇散文都蕴藏小道理。例如,《和树谈心》,他告诉我们,人与大自然应当融为一体。学会用心灵与树交谈。你应当与数与大自然为友。你植一颗小树苗,就相当于种下一位良师益友。你照顾他,天长日久。便会得到大自然的回报。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向大自然致敬。就好比文中的那个爸爸树,一个孩子感到孤独,与树交流,便与树得到心灵上的对应。

《和树谈心》读后感(三)

 人们有的时候也和树谈心,最近我也在读一篇《和树谈心》的文章,感触颇多决定要写下来些东西。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数不胜数,可见读书、读经典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炎炎夏日,我又读了好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新书,它那犹如山间小溪一般清澈的文字,再一次洗涤了我的心灵,这就是金波爷爷写的《和树谈心》。

 和那些中外经典名着相比,《和树谈心》显得很微不足道,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曲折的情节,但我却认为《和树谈心》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是非常经典的。

 “和树谈心”,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其实这种交流是在默默地进行着的,是人类用心灵的语言在和树谈心。认真阅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当你怀着一颗美丽的 心,用微笑去凝望世界时,世界也会向你微笑点头;你会懂得自然界中的每一种动植物都是有知觉,有情感的,也能表达自己的心里的感受,只不过方式不一样而 已。静静地感受大自然,你会发现你的心感到说不出的温暖:你会明白动植物的心是相通的。从书中的每个章节,我都能感受到金波爷爷用心倾听大自然的情感,从 每个小故事中,我都隐约体会到一个道理:和树谈心,源于情感,源于内心,只要有心,肯停下匆匆的脚步,你自然会听到树木以及花鸟虫鱼那些简朴而富有深意的 美妙声音,

 我要感谢金波爷爷为我们写了这么一本经典的书,为我们讲述了那么多美丽的自然与人的故事,看完这本书我总在想:如果我们国家每个人都去植一棵树,那么过几 十年放眼望去,十三亿大树绿涛如海,无边无际。从此,再也不会有那些可怕的地震、海啸、泥石流、龙卷风……人与环境,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吧!

《和树谈心》读后感(四)

 《和树谈心》我觉的这本书写的很好。作者金波写了他自己的童年的时光。

 这本书之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就是“夏天的三种快乐”里面写了夏天时金波小时候的事情。第一种快乐是:一天里他去公园玩,发现湖面上开满了金黄的小花,花的周围衬着圆圆的叶子,他为自己的发现而高兴。一连几天里他都来湖边仔细观察着,他发现,不但湖面卡着花朵,扶着圆叶,水下也隐藏着花蕾和叶苞。当花蕾开放和叶苞舒展时,它们慢慢伸出水面。黄昏来临的时候,花又谢了,花梗就弯曲着扎入水中,结出枣核样的果实。他把自己发现的说给朋友听,和朋友分享。

 原来,发现也是一种快乐。

 第二种快乐是:有一年夏天,老师带着金波和其他小朋友去湖边游泳,金波慢慢的走进湖里,这时,他的腿失去迈步的力量。他挣扎着跃出了水面。他看到老师鼓励的目光和同学亲切的微笑。他在同学的呐喊助威声中学会了游泳。

 战胜别人和掌声自己是一样的。

 第三种快乐是:在湖边,金波看见一位老奶奶在打捞什么,就过去问一下,原来,老奶奶的小孙子生病了,小孙子叫她捞几只小蝌蚪带回家。他看见,老奶奶的脚边有个瓶子,一只蝌蚪也没有,老奶奶的手脚已经不灵活了。他说让他帮老奶奶捞几只小蝌蚪,老奶奶非常高兴。不一会,就捞了几只小蝌蚪上来了,之后又捞了两条小鱼上来,老奶奶很高兴,双手捧着瓶子走了。

 能带给别人快乐,就是最大的快乐。

 每个人都有快乐。快乐是你的,也是我的,更是大家的。

《和树谈心》读后感(五)

 树是供人们欣赏的,也是给予人们幽幽的芳香,接触烦恼。可是树是植物啊!怎么能和有情商,有智商的人来沟通呢?别着急,我接下来就来跟你说一说。

 《和树谈心》这本书的作者是金波爷爷,它走过了跳跃的少年绚丽的青年,才发现小时候是个永远圆不了的梦。在这本书里,却就记载着他活力四射的童年美好的时光。

 在他的脑海里,母爱高于千山,深于万水;无论什么动物都拥有美好的情感;单纯的孩子们是天真可爱的。“9号爷爷”和“9号奶奶”的天真话语深深打动了金波爷爷,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是金波爷爷最难忘的时刻。实际上,自然界的每一种动植物都是有知觉的,有感情的,也能表达心里的感受。静静地感受大自然,你却会惊奇地发现:穿梭在梧桐树林中,风拂过,梧桐树展开了自己宽大的手掌,在微微的寒风中欢迎我的到来。顿时,我的心感到说不出的温暖。

 万物中,人世间,美好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它们等待着善于发现的人类来发现它们,来寻找它们……

做一片美的叶子阅读答案

三年级阅读备课 苏教版三年级教案 2009-05-20 08:38:25 阅读79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三年级阅读备课(苏教版)

阅读指导课(1课时)

话说孙悟空

———《西游记》导读

一、 阅读目标:

1. 激发学生阅读探索名著的欲望,培养潜心阅读、静心思考、主动

与人交流的阅读习惯。

2. 学会抓住语言文字体会任务特点的方法。

3. 教会学生运用跳读的方法,克服阅读障碍。

二、 教学重点:

学会跳读法

三、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简介作品

1. 播放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2. 交流对这部书的了解

(二)走近作者(出示简介,背景)

(三)走近人物

1. 在《西游记》这部书中,你最熟悉哪些人物呢?

2. 重点认识“孙悟空”

(1)出示谜语两则。

(2)读《亲近母语》176页

(3)学习“跳读法”

如果阅读遇到的障碍不影响阅读,属于无关紧要,那么,可以暂

时跳过,以保证阅读速度和质量。

(4)学习“精读法”

指导学生阅读《如来斗法》

(四)走近《西游记》

认真阅读青少年版《西游记》,阅读提示:

1. 阅读时,遇到障碍可跳读

2. 要抓住语言文字深入体会人物的特点。

3. 要把精彩部分多读几遍,反复品味。

自主阅读课(13课时)

第一课时

一.阅读目标:

1. 学生阅读第一章“成长中的你和我”,了解内容。

2. 摘抄好词好句,体会用法。

3. 写好阅读感受。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品内涵

三.教学过程:

1. 提出本次阅读目标。

2. 学生自主阅读第一课(配乐)

3. 教师范读,进行导读

(划出好词好句)

什么样的词是好词?什么样的句子称为好句?

4. 引导品读好词好句。

5. 学生自主阅读第2~3课,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划好词好句。

6. 交流。

7. 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阅读目标:

1.阅读《亲近母语》第二单元“请你爬上我的树”,理解作品的

内容。

2. 通过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3. 学会自己摘录好词好句。

二、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1. 明确阅读目标。

2. 学生自主阅读,边读边找出好词好句。

3. 交流各自划出的好词好句,集体赏析、品味。

4.体会交流作品的内容。

5. 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收获。

6. 指名回答。

7. 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阅读目标:

1. 《亲近母语》第三、四单元,“在书页间放飞”和“大林和小林”。

2. 体会作品内容并了解其内涵意义。

3. 感受儿童文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读懂作品,并理解其思想意义。

三.教学过程:

1. 出示阅读目标。

2. 学生自主阅读,边读边划出好词好句。

3. 在重要地方或感觉写的特别好的地方写出 读后感 。

4. 学生交流。

5. 教师出示引导学生赏析好词好句。

6. 读了这两个单元的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7. 指名回答,交流。

8. 教师小结。

9. 布置作业:

背好词8个,好句3个。

第四课时

一.阅读目标:

1. 阅读第五单元“家中飘出的歌”,理解诗歌内容。

2. 体会歌谣琅琅上口的特点,学会品读歌谣的方法。

3. 背自己喜欢的词、句。

二.教学重点:

学会歌谣的;品读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出示阅读目标。

2. 学生自主阅读(配乐)

3. 教师以“看**”为例, 指导读歌谣的方法。

4. 引领学生体会品读,并感悟歌谣的“趣”。

5. 品味诗歌的意蕴,体会作者情感。

6. 划出你喜欢的句子,品读。

7. 背会划出的句子。

8. 交流背诵。

9. 教师小结。

第五课时

一.阅读目标:

通过阅读《动物王国放映厅》,让学生喜欢动物,培养他们自觉

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内容,养成自觉爱护动物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1. 出示阅读目标。

3. 学生配乐阅读。

4. 完成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

5. 交流,赏析。

6. 教师评价,总结提示。

7. 学生鞋阅读感受。

8. 交流。

9.教师小结。

第六课时

一.阅读目标:

阅读第八单元《大林和小林》,了解儿童文学的一些特点,感

受其中的阅读乐趣。

2. 理解文章内容。

3. 培养学生热爱儿童文学,并有意识创作儿童文学作品。

二.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内容,培养热爱儿童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明确本次阅读目标。 1.

3. 自主阅读(配乐) 。

4.完成读书笔记,写好阅读感受。

5. 学生交流。

6. 教师小结。

第七课时

一.阅读目标:

阅读第九单元《昆虫音乐会》和第十单元《点击海剧场》,理

解文章内容。

2.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出示阅读目标。

2. 明确阅读内容。

3. 学生配乐阅读。

4. 完成“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 1.

5. 交流赏析。

6. 教师评价,总结提示。

7. 学生写阅读感受。

8.交流。

9. 教师小结。

第八课时

一.阅读目标:

1. 阅读第十一单元《做一片美的叶子》,理解作品内容。

2. 根据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体会课外阅读的文章内涵,懂得无私

奉献的崇高。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品涵义,学会赏析品味好词佳句。

三.教学过程:

1. 明确本次阅读目标。

2. 读语文书第四课《做一片美的叶子》。

3.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无私奉献的精神)

4.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篇有关叶子的文章。

5. 学生自主阅读第十一单元,划出好词好句。

6. 品味作品的涵义。

7.交流。

8. 教师小结。

第九课时

一.阅读目标:

1. 阅读第十二单元《长袜子皮皮》,体会童话故事的幽默风趣。

2. 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品内涵。

3. 做好读书笔记。

二.教学重点:

理解本单元作品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意义。

三.教学过程:

1. 明确本次阅读目标。

2. 学生自主阅读(配乐)。

3. 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小伙伴听(四人一组)。

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

4. 将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说给同桌听。

5. 完成一篇阅读笔记,写好阅读感受。

6. 交流。

7. 教师小结。

第十课时

一.阅读目标:

1. 阅读第十三单元《天使的声音》,体会儿童诗语言的活泼。

2.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讲解何为儿童诗。

2. 教师范读儿童诗《有形状的节日》。

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

3.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 学生自主阅读(配乐)。

5. 小组交流,有感情地阅读。

6. 谈读后感。

7. 教师小结。

第十一课时

一.阅读目标:

1. 阅读第十四单元《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明确本次阅读内容。

2. 学生自主阅读(配乐)。

3. 交流。

这一单元的3篇文章,都是关于科学方面的,你读懂了什么?

4. 交流阅读感受。

5. 出示有关科学的名人名言。

6. 教师小结。

7. 布置阅读作业:

了解两位科学家的生平经历或发明过程。

第十二课时

一.阅读目标:

1. 阅读第十五单元《不可思议的事情》、第十六单元《长袜子皮

皮》,理解作品内容。

2. 感受童话故事中的丰富想象力,并引导激发,有意识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品的思想意义。

三.教学过程:

1. 明确本次阅读任务。

2. 学生自主阅读(配乐),划出好词好句。

3. 将划出的句子与同学交流,体会其好之所在,并写上阅读批注。

(之前,教师进行阅读批注的指导)

4. 交流阅读感受。

5.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想象力的重要性。

6. 教师小结。

第十三课时

一.阅读目标:

1. 读《亲近母语》以外的内容,比如课外书或古诗书。

2. 摘抄描写春夏秋冬景物的语句或诗句。

3. 积累运用。

二.教学重点:

读背描写春夏秋冬景物的语句或诗句。

三.教学过程:

1. 明确本次阅读任务。

2. 自主阅读,做好摘抄(配乐)。

3. 交流。

4. 教师小结。

5. 学生根据交流,完善摘抄。

6. 学生背诵,积累。

7. 出示“诗句运用”作业,学生填空。

8. 教师总结。

阅读交流课(一)

交流古诗句的积累

目标:

积累诗句,丰富知识,并能适时运用。

一.导入

1. 出示王安石《元日》。

2. 指名背诵。

二.新授

1. 诗中出现了三个意象:春风、屠苏、曈曈日

2. 课前已搜集有关这三个意象的诗句,拿出摘抄本交流。

(1)出示描写春风的诗句: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风吹又生

春风又绿江南岸

(2)出示描写酒的诗句:

孤独时:借问酒家何处有

得意时:人生得意须尽欢

出征时:葡萄美酒夜光杯

离别时:劝君更尽一杯酒

狂喜时:抽刀断水水更流

忧愁时:白日放歌须纵酒

出示相关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

日出江花红胜火

三.小结:

抓住《元日》中春风、屠苏、曈曈日联想收集,诵读诗句,

进行散读积累,小朋友们一定收获多多。

四.布置作业:

继续搜集相关歌谣,现代诗。

阅读交流课(二)

一.教学目标:

1. 能说出最近自己课外阅读的书目类型。

2. 选择自己记忆最深刻或最喜欢的内容说说。

3. 谈谈本学期的阅读感受。

4. 从中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并养成自己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交流阅读心得,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学期,老师每天都布置睡前半小时的阅读作业,并要求将这感人的故事题目写在采蜜集上,写好阅读感受,小朋友们都很认真,

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交流

1. 交流本学期所看书目,推荐好书

2. 交流故事

将自己认为好的故事或知识讲给小朋友听。

3.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小结。

4. 交流本学期阅读感受,说得好的,鼓励学生写在作文稿纸上,

贴在班级墙壁上展示。

5. 小结。

(三)总结。

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人必须不断积累知识,才能取得进步。

2. 出示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四)作业:

1. 布置下阶段阅读任务。

2. 推荐阅读书目,选择订阅。

做一片美的树叶阅读答案(是树叶)

1、短文描述了___叶子____和___树_____的关系,从文章抄出有关语句

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绿叶为大树而生

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

2.主要表达叶子和树的关系,叶子为大树而生,大树把叶子团结为一个整体.

3.我们每个人就象叶子,而树就是社会,为了让社会更繁荣昌盛,我们要作个对社会用有的人.正如雷锋所说的: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1、用文中的话或自己的 话填空。

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美在( ),美在( );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很美,美在( ),美在( ),美在( ),美在( )。

2、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好?读了这个句子你产生了什么想法?

答案:

1、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美在(像一朵绿色的云 ),美在(从大地上升起 );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很美,美在( 形态各异),美在(把生命的乳汁献给大树 ),美在( 回归大树的根),美在( 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

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营养,让它茁壮葱翠。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就像一片叶子一样,衡量自己的价值,为自己,为了生活,为了社会,把所有的光和热贡献出来。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