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入职要异地培训几天骗局有以下回答:
如果招聘要求里 工作经验、学历 这两项同时都写的不限,薪水还比较高,那么肯定是骗子公司了。在面试前,去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者天眼查网站中查这家公司的信息,有没有违法行为等信息,还有凡是让你交钱的公司就是骗人的。
案例:
李女士照做后,一个“客服”和李女士对接,告诉她需要垫钱帮公司完成一些任务,之后本金会返还给李女士,并且她还能得到相应提成。李女士将信将疑,但还是开始做起了任务,将自己的钱转了200元进去,过了10分钟左右,她也收到了本金和返利总共260元钱。
第二单李女士转了500元进APP后,收到了650元的本金加返利。这下李女士彻底放松了警惕,在客服要求她加大转账金额时,也没有犹豫。
并向他们转账了1500元、1800元和6800元,当她把这三笔任务都完成后,没想到对方说因为她完成这三笔任务触发了一个“三联单任务”,需要连续完成三单之后才能够完成、拿到本金和返利。
李女士急于拿回本金和返利,于是按照客服的话,向另一个账户转账2万9千元,可是转账成功后,客服却说因为账户收款异常被冻结了,还需要补交5万8千元费用才能提现。随即客服叫她从软件上贷款、并发了一个链接给她,让她去下载另外一个贷款APP。
李女士贷款后给对方转了账,很快就接到了银行客服的电话,提示她有大笔异常转账,李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赶紧报了警,可是此时,她已经损失了9万多元钱。
这个大部分不靠谱,就是个培训机构骗学费的,培训完之后随便给你个垃圾工作干几天自己就不去了。
很多都是所谓的“培训贷”,也就是你的工资其实是你自己的贷款,原因在于现行市场的不规范,行业的乱象丛生,具体而言,主要有几个方面:
1、以工作为诱饵,布局贷款圈套。这应该是最常见的,是大学生最易受骗的培训贷的骗局。皮包公司打着承诺高薪工作的旗帜,吸引加入,但前提是必须前接受培训,而培训费用通常高昂到你无法承受,这个时候皮包公司就抛出了教育分期的橄榄枝,当签下合同以后,就会发现,皮包公司再也联系不上了。高薪工作更是影儿也没有!
2、无息贷款是假,****才是真。许多年轻人愿意签署高额的教育培训贷款,有一个很大的催化剂是,不少培训机构和消费金融公司许诺无息贷款的幌子。但事实上,这种无息的教育培训贷款和无息购车贷款一样,也存在不少猫腻,实际的贷款利息会以各种形式打包转嫁到申贷者身上,最后算下来,总利息一点也不便宜。
3、贷款容易退款难。许多年轻人申请教育培训贷款的时候,都是在头脑发热,或是在经不住怂恿的情况下签署的贷款合同,等真正听完课以后,可能发现,培训内容与你的兴趣不符,或是内容本身并无多大价值。这个时候,你去培训机构找老师退款,就会发现,合同里面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条附加条款,无法退款。贷款的时候易如反掌,退款时却比登天还难,这让许多申贷人,无处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