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阳明心学67―― 攻 心
(2020年4月6日)
? 一读再读三读、一听再听三听《告谕浰头巢贼》一文,读之深叹就是一篇攻心檄文。
? 整篇告谕,字字含“情”,丝丝入扣,通篇饱含良知之心。细细分析了一下,共计包涵16个方面:一是平定漳州贼寇之时,发现多是被胁之人而心惨然哀伤,其中必有被胁之人。二是不教而杀,日后心中有憾。三是摆事实,兵强险要的都剿荡了,何况尔等。四是大家都明白人情之所共耻的,莫过于身负盗贼之名;人心之所共愤的,莫甚于身遭劫掠之苦。却干着厌恶盗贼之名,干着盗贼之行的勾当,烧杀抢掠,欺男霸女,都厌恶,人同此心,反问之,难道尔等不懂?五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误入歧途,确实让人可怜,但不悔过自新也是因为心不坚定。六是做贼是活人寻死路,弃恶从善是死人寻活路,真要拼死改恶从善,官府岂有非杀汝之理?反问之。七是我杀之鸡都于心不于心不忍,更何况是人命关天呢?如果轻易杀掉你们,冥冥之中,定有还报,灾祸殃及子孙后代,我何苦定要如此?八是我给你们一条活路,如果非要冥顽不化,那就是天杀你们了。九是例证法,10个孩子中,有2个很坏,但也是父母的孩子,如果改恶从善,也不会杀之的,进一步说明改恶从善的必要性。十是点出你们的生活也很艰难。十一指出种田经商的自由性,反衬做盗贼一生忧苦,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十二是如果弃恶从善,我将作为良民、赤子对待,既往不咎。十三是从财力对比上讲,尔等财力有限,我官府兵粮无穷。十四是换位思考,你们的行为人神共愤,你们从我的角度考虑,也要把尔等全部剿灭方可。十五是我尽心了再不悔改,我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十六是我们都是同胞,劝不动而杀之,想起来痛心泪下。
? 从以上十六个方面来看,阳明先生是真心实意地想用告谕的办法,让他们弃恶从善,不想动用刀兵,更不想诛杀之。从字里行间能读出,阳明先生是心地很善良之人。再恶的人,也想用自己的善心良知去感化别人。阳明先生的心是好的,也是这样做的,也是我从心里敬服阳明先生的地方。整篇告谕“情”字满纸,“理”字塞篇,感人至深,真的堪称古今第一劝降书。字字句句充满了真情实感,毫无虚伪造作之感,满纸真情在,何不动人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反复地分析论证,能让看着动心、听者动容,有一点良心的盗贼,也会心动的。真不愧为大家、大手笔。
? 能写出此文的人,根本是心地善良。心地不善,造是造成不出来的。恶的对头就是善,一个人存有善心,必有善行;再有善行,必得善报。后汉时期的邓禹是大将军,他曾说过一句话:我征点无数,从没妄杀过一个人,我的后代必出贵人。邓大将军自信的根源就在于自己的善心。结果,他的从孙女做了皇后。积德行善之家,必有余庆;作恶多端之家必有余殃。神目如电,天理昭昭,上天在看着呢,何不从善弃恶呢?
? 在日常生活中,我感觉自己越来越致良知了。无论遇到任何事情,现在能都冷静地对待,并对从善的角度去考虑,从正反两方面去对比,从长远的、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分析的思考,宽容心越来越强、心越来越大,自己与以前的自己比的,也不是在这里自夸的,呵呵。总感觉让自己生气的事情少了,看不顺眼的事情也不感觉不顺眼了,总感觉事物存在总有存在的道理,事情的发生总有发生的原因,计较之心少了、没了。是懦弱了,还是心大了?我感觉是心大了。
? 回归此文,阳明先生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力量是雄厚的,剿灭此贼寇也是轻而易举的,为什么还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说呢?最根本的是良知之心。对方再错,也不想赶尽杀绝,那样良心上过不去。也许事解决了,升官提拔了,但良心上是受到谴责的。有良知之心的人,也会有的感觉。可杀、该杀,杀了也无可厚非,还是劝其从良,是良心所致,上天也在看着。这个善心,上天能看到,善报在自身是心安,报在后代是事事顺利,确实如此。
? 兖州,陈涛,2020.4.6.17:46
告谕浰头巢贼原文译文如下:
一、原文
夫人情之所共耻者,莫过于身被为盗贼之名;人心之所共愤者,莫甚于身遭劫掠之苦。今使有人骂尔等为盗,尔必怫然而怒。
尔等岂可心恶其名而身蹈其实?又使有人焚尔室庐,劫尔财货,掠尔妻女,尔必怀恨切骨,宁死必报。尔等以是加人,人其有不怨者乎?人同此心,尔宁独不知?
乃必欲为此,其间想亦有不得已者,或是为官府所迫,或是为大户所侵,一时错起念头,误入其中,后遂不敢出。此等苦情,亦甚可悯。然亦皆由尔等悔悟不切。
尔等当初去后贼时,乃是生人寻死路,尚且要去便去;今欲改行从善,乃是死人求生路,乃反不敢,何也?若尔等肯如当初去从贼时,拚死出来,求要改行从善,我官府岂有必要杀汝之理?
尔等久习恶毒,忍于杀人,心多猜疑。岂知我上人之心,无故杀一鸡犬,尚且不忍;况于人命关天,若轻易杀之,冥冥之中,断有还报,殃祸及于子孙,何苦而必欲为此?
二、译文
人情之所共耻的,莫过于身负盗贼之名;人心之所共愤的,莫甚于身遭劫掠之苦。假如现在有人当面骂尔等是贼,尔等必定会勃然而怒,尔等怎可心里厌恶盗贼的恶名,却干着盗贼的恶行呢?
假如有人烧毁尔等房屋,抢劫了尔等财产,霸占了尔等妻女,尔等定会对其怀恨切骨,宁死也要报仇雪恨。尔等如今将此等恶行施加于人,别人怎么可能不痛恨尔等?人同此心,难道尔等不懂?
尔等甘心为贼,想必其中也有某些不得已的苦衷。或许被官府逼迫,或许为大户侵害,一时冲动,错起念头,误入歧途,后来又不敢轻易回头。尔等的这些苦处,也的确让人觉得可怜,但也是尔等不能真切悔悟造成的。
尔等当初决定去做贼寇,明明是活人寻死路,尚且说去就去,而今若能弃恶从善,那便是死人有了活路,尔等反而不敢,这是为何?如果尔等今天像当初去做贼寇一样,拼命脱离贼巢,官府怎能非要杀尔等?
尔等久习恶毒,忍于杀人,心多猜疑。岂知我等上人,无缘无故杀只鸡犬都于心不忍,更何况是人命关天呢?如果轻易杀掉你们,冥冥之中,定有还报,灾祸殃及子孙后代,我何苦定要如此?
最近在学习圣贤文化,特别是读阳明先生的《告渝浰头巢贼》和《祭浰头山神文》两篇文章,先生为了感召引导山贼们改邪归正,用一颗赤诚之心,字字珠玑、句句真诚的写下这两篇文章,那种纯粹的大爱之心真的可以用感天动地来形容了。
? 现代生活中,再没有了什么巢穴山贼,可破心中贼难,难于上青天。人身上的贪婪、骄气、急躁、惰性、犹豫、懦弱等。这些不好的习惯、品质、性格,统统隶属于“心贼”范围内。要想“破心中贼”的难就难在人们对自身问题的“不知”、“假知”,以及自身“抵抗性”的匮乏。
? 芸芸众生,心思纯粹白玉无瑕的人心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被心中“贼”挟持着,每天与各种小我争夺抗衡,……想爱确无法做到无条件无私欲的爱、想付出确又总是在心中各种衡量得失、想关心大度包容身边人可又有万般期望得到回报、想奋斗拼搏又被怯懦懒惰所困扰、想淡定从容却摆脱不掉急功近利、想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各种心贼作祟,纠结内耗折磨……
? 天天喊着无条件的爱丈夫,可付出之后就在期待和算计等着他的回报,如果没有如期所愿,他就变成负心汉、木头人……,总是标榜为了孩子毫无保留的付出,可总是要求孩子要拿回或优异的成绩或名牌大学或显赫地位……这都是心中“贼”在作祟。
?
致良知线上正心班第八组第45天
时间:2020年9月16日
姓名:段国珍
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感恩,自省,利他,致良知印证者,为亿万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为亿万家庭和谐幸福,为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当|下|即|未|来|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今日功课
1、读原文一遍?:2分
2、准时上交功课?:2分
3、日行一善?: 2分
4、每日自省?:2分
1)不抱怨,不说谎;
2)时刻保持恩悲敬 2分
5、写读书践行心得?:30个字以上 2分
美好的一天开始了,读原文,听导读,请陈歌老师赞赏点评,.新的一天开始了,今天学习王阳明的《告谕浰头巢贼》,听了博仁老师的讲解,最后不能老师说,其实每个人心里边都有一个贼,这个贼就是指的心里边的私欲,我们学阳明心学就是要去私欲,存天理。
就像你教育孩子这个事,其实我们每个家长都是说我是爱孩子,所以我要教孩子好好学习,就是不喜欢学习,也要让他学习,就是再累的话也必须要学习,为的什么呀,就是家长认为为了教孩子必须要学习,只有学习了才能将来有出路啊,才能够将来有饭吃,才能够有房子住等等的一切!
其实现在大多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也不愁用,他根本就没有压力,更没有学习的动力,他总觉得这样挺好啊,为什么我要学习呢,很开心很舒服儿,你给他讲道理根本就讲不通。
所以说大多孩子说为谁学呀,都是为了爹娘学,或者说为了爷爷奶奶而学,是家长要学的,所以我就学习了,他并不知道是自己愿意学,自己愿意去去学习了之后能干什么
这就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家长,并不是为了自己什么样的前途,阳明先生11岁就知道我要想当圣人了,所以我要学习,不管有多苦多难,我就要学习,我都要成长
可以说,现在好多家长是用爱的名义在要求孩子学习,甚至打骂孩子让孩子去学习,真的是家长的一个私心,一个私欲,或者说是家长的一个心中的一个贼字要求孩子去学习,并不是孩子自愿在学习。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真的应该好好想一想,要想让孩子学习,必须让孩子自己知道,他是愿意学习的,是自然而然的,这样才可以达成孩子学有所成的目标,并不是你想让他学习,他就能够学习的,并不是孩子就是你自己的,你想让他干啥他就能够干什么的!
今日总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练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
《告谕浰头巢贼》——王阳明
王阳明给山洞里的暴徒们送去牛、酒、银子和布匹,让暴徒们的家属先暂时食、用。并写了封可入历代名扎选的《告谕浰头巢贼》,本院以弭盗安民为职,一到任就有百姓天天来告你们的,所以决心征讨你们。可是平完樟寇,斩获七千六百余,审理时得知,首恶不过四五十人,党恶之徒不过四干余其余的都是一时被胁迫,于是惨然于心,因想到你们当中岂无被胁迫的?访知你们多大家子弟,其中肯定有明大理的。我从来没有派一人去抚谕,就兴师围剿,近乎不教而杀,日后我必后悔。所以,特派人向你们说明,不要以为有险可凭,不要觉得眼前人也不少,比你们强大的都被消灭了。
然后开始运用心学理论:若骂你们是强盗,你们必然发怒,这说明你们也以此为耻,那么又何必心恶其名而身蹈实?若有人抢夺你们的财物妻子,你们也必愤恨报复,但是你们为什么又强加于人呢?我也知道,你们或为官府所逼,或为大户所侵,一时错起念头,误入歧途。此等苦情,甚是可悯。但是你们悔悟不切,不能毅然改邪归正。你们当初是生人寻死路,尚且要去便去;现在改行从善,死人寻生路,反而不敢。为什么?你们久习恶毒,忍于杀人,心多猜疑,无法理解我的诚意,我无故杀一鸡犬尚且不忍,若轻易杀人,必有报应,殃及子孙。
但是,若是你们顽固不化,逼我兴兵去剿,便不是我杀你们,而是天杀你们。现在若说我全无杀你们的心思,那也是诓你们。若说我必欲杀你们,也决非我之本心。你们还是朝廷赤子,譬如一父母同生十子,二人背逆,要害那八个。父母须得除去那两个,让那八个安生。我与你们也正是如此。若这两个悔悟向善,为父母者必哀怜收之。为什么?不忍杀其子,乃父母本心也。
你们辛苦为贼,所得亦不多,你们当中也有衣食不充者。何不用为贼的勤苦精力,来用之于农耕、商贾,过正常的舒坦日子。何必像现在这样担惊受怕,出则畏官避仇,入则防诛惧剿,像鬼一样潜形遁迹,忧苦终身,最后还是身灭家破。有什么好?
我对新抚之民,如对良民,让他们安居乐业,既往不咎,你们已经听说。你们若是不出来,我就南调两广之狼达,西调湖、湘之土兵,亲率大军围剿你们,一年不尽剿两年,两年不尽三年,你们财力有限,谁也不能飞出天地之外。
不是我非要杀你们不可,是你们使我良民寒无衣、饥无食、居无庐、耕无牛,想让他们躲避你们,他们就失去了田业,已无可避之地;让他们贿赂你们,家资已被你们掠夺,已无行贿之财。就是你们为我谋划,也必须杀尽你们而后可。现在我送去的东西不够你们大家分,你们都看看我这篇告示吧。我言已无不尽,心已无不尽。如果你们还不听,那就是你们辜负了我,而不是我对不起你们,我兴兵可以无憾矣。民吾同胞,你们皆是我之赤子,我不能抚恤你们,而至于杀你们,痛哉痛哉!走笔至此,不觉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