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哪个好?

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哪个好?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5-10
  • 发布时间:2024-05-10 04:15:09
南京大学好。南京大学其学脉可追溯自公元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调整出部分院
内容详情

南京大学好。

南京大学其学脉可追溯自公元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1920年在中国国立高等学府中首开“女禁”,引领男女同校之风。

学科建设

截止2020年11月,南京大学拥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3个。

吉林大学和中南大学哪个好

2006中国大学哲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用A++、A+、 A、B+、B、C+、C、D+、D、E+、E共5等11级表示中国大学各本科专业的实力,但课题组建议,只要有可能,应尽量报考A等的专业。平时成绩优秀者,最好报考A++级专业。这样,只要你被录取,你就能得到这个专业最好的教育,哪怕这所学校的名气并不很大。

专业后面含“W”的是本科目录外专业。

2006中国大学哲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6中国大学医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用A++、A+、 A、B+、B、C+、C、D+、D、E+、E共5等11级表示中国大学各本科专业的实力,但课题组建议,只要有可能,应尽量报考A等的专业。平时成绩优秀者,最好报考A++级专业。这样,只要你被录取,你就能得到这个专业最好的教育,哪怕这所学校的名气并不很大。

专业后面含“W”的是本科目录外专业。

2006中国大学医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理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科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力学、电子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统计学等16个学科类,共有31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理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9.94%,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10.12%,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20.4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3952名是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8.46%,仅次于工学而居第二位。2004年,开设理学专业的大学共499所。

在本科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理学,而在研究生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教育学。为了使两者统一,本书将心理学类的各本科专业的得分统计到教育学排名中。

理学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因此,理学是中国科学的生命。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北京大学

2 A++ 南京大学

3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A++ 清华大学

5 A+ 浙江大学

6 A+ 复旦大学

7 A+ 中山大学

8 A+ 吉林大学

9 A 南开大学

10 A 山东大学

11 A 武汉大学

12 A 北京师范大学

13 A 厦门大学

14 A 四川大学

15 A 兰州大学

16 A 上海交通大学

17 A 华东师范大学

18 A 西北大学

19 B+ 中国地质大学

20 B+ 华中科技大学

21 B+ 中国海洋大学

22 B+ 东北师范大学

23 B+ 哈尔滨工业大学

24 B+ 大连理工大学

25 B+ 西安交通大学

26 B+ 中国农业大学

27 B+ 云南大学

28 B+ 南京师范大学

29 B+ 同济大学

30 B+ 中南大学

31 B+ 湖南师范大学

32 B+ 华南师范大学

33 B+ 山西大学

34 B+ 华中师范大学

35 B+ 西南师范大学

36 B+ 苏州大学

37 B+ 陕西师范大学

38 B+ 湖南大学

39 B 上海大学

40 B 华东理工大学

41 B 郑州大学

42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3 B 西北师范大学

44 B 东南大学

45 B 河南师范大学

46 B 内蒙古大学

47 B 河北师范大学

48 B 山东师范大学

49 B 福州大学

50 B 河北大学

51 B 电子科技大学

52 B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3 B 福建师范大学

54 B 南京农业大学

55 B 首都师范大学

56 B 成都理工大学

57 B 华南农业大学

58 B 石油大学

59 B 北京理工大学

60 B 曲阜师范大学

61 B 湘潭大学

62 B 华中农业大学

63 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工业大学

65 B 天津大学

66 B 东北大学

67 C+ 北京工业大学

68 C+ 湖北大学

69 C+ 上海师范大学

70 C+ 暨南大学

71 C+ 新疆大学

72 C+ 北京林业大学

73 C+ 聊城大学

74 C+ 北京化工大学

75 C+ 宁波大学

76 C+ 辽宁师范大学

77 C+ 华南理工大学

78 C+ 安徽师范大学

79 C+ 北京科技大学

80 C+ 河南大学

81 C+ 福建农林大学

82 C+ 山东农业大学

83 C+ 扬州大学

84 C+ 浙江师范大学

85 C+ 重庆大学

86 C+ 南京理工大学

87 C+ 汕头大学

88 C+ 山西师范大学

89 C+ 东北林业大学

90 C+ 广西师范大学

91 C+ 安徽大学

92 C+ 广州大学

93 C+ 天津师范大学

94 C+ 中国矿业大学

95 C+ 青岛大学

96 C+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7 C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98 C 南京林业大学

99 C 江西师范大学

100 C 四川师范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吉首大学和长江大学哪个好

中南大学好,根据新高考网。

1、学科优势:中南大学在冶金、矿业、土木工程、材料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研究实力。如果对这些学科感兴趣或希望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就业,选择中南大学会比吉林大学更有优势。

2、校园环境:中南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校园环境宜人,氛围浓厚。对于学习和生活,相较于吉林大学会给人带来更好的体验和舒适度。

3、科研实力:中南大学拥有国家级研究机构和实验室,致力于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如果对这方面比较关注,中南大学会比吉林大学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4、就业前景:中南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与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如果对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比较关注,中南大学会比吉林大学有更多的机会和优势。

中南大学和吉林大学哪个好

吉首大学好。

1、吉首大学,学校在职教职员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共560余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人。长江大学没有这么多的教师。

2、吉首大学位于湖南吉首市,校园环境优美,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空气清新,是一所适合学习和生活的好校园。长江大学环境稍显逊色。

吉林大学更好,吉林大学是985重点大学,而且学校的综合实力很强,在全国排名都是处于领先地位,是一所实力很强的大学。

截至2019年6月,学校6个校区7个校园占地61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下设46个学院,139个本科专业;有教师6624人,在校全日制学生72376人;

有一级学科硕士点6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

扩展资料:

吉林大学的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1月,吉林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3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

截至2019年11月,吉林大学共有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农业科学、动物学与植物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等14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