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接受最多两次面试,反复则接受不了。但我们都知道,面试通常有好几轮。而这么多回合的面试,实际上就是在对你的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打分,说明很重视和为了筛选。只是不同轮选的面试官,所关注的点也不一样。
一,第一轮:人事部门面试。
人事部门的面试往往在第一轮,其实这是对求职者的一个基本了解。通常HR都会问你很多考验你职业道德以及职业规划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从上一家公司离职?”“前几家公司的工作时间都很短,你会在我们公司做多久呢?”“你未来三年内的职业规划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实际上HR更关注的,是你这个人的“人品”和“职品”。她们不会把害群之马放进组织里,还有更优秀的HR,她们通过一个人的简历,就能判断出这个人有没有在面试的过程中说谎,或者是夸大其词。
二,第二轮:部门经理和总监的第二轮面试。
面试来到这一轮,通常会有两个人和你坐下来好好聊聊。这两个人的身份通常都是部门经理和总监,因为通过了人品和职品的双重检测之后,接下来,就要看你的专业技能水平了。HR会提前将你的面试情况告诉部门经理和总监,然他们对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方便他们和你面试的时候能够直接进入主题,同时也能设计一些问题来检验你的专业能力,以及临场反应能力。
据我所知,有时候总监会问一些随机性的问题,就是在聊天的过程中,他突然因为对话而想到了一些问题,然后随口就问出来了。这对求职者而言其实是一个小小的考验,当然了,如果你的专业技能过硬,全程对答如流,这是非常加分的。
还有,假如你成功入职了,你的直接上级可能就是部门经理或者总监。他们在问问题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了解你的工作习惯。一个团队是由不同的拼图构成,除了专业能力之外,他们更要看重你是否认可团队的理念以及协作方式,毕竟,团队管理和业绩同样重要。
三,第三轮:老板亲自上阵。
说实话,在我的职场生涯里,虽然有很多的面试,但是直面老板的情况,我也只遇到过两次。其中一次是因为定薪的问题我始终不肯让步,最终HR去请示老板,我也有了一次与老板面对面的机会;还有一次是我们聊着聊着居然聊嗨了,最后总监去叫了老板,我们谈了很久,但是很遗憾,因为理念不同,我最终没有入职。
实际上老板亲自上阵面试的情况并不多,除了一些纷争。比如像我出现的这种,企业希望你入职,你也有意向,但是唯独在薪水方面没有沟通好,可能老板也想要看看你值不值这么多钱,于是才选择和求职者面对面。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老板对于岗位和人才的重视,特别是创业公司。很多人入职,需要他亲自检验过才行,但这样也间接证明,老板是很想做成一件事的。
所以在面对老板的时候,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不要觉得对方是老板而放不开手脚。相反,当你面对老板时,反而要放松,尽可能多的展示自我,如果连老板都能打动,入职还会很难吗?
总结:
去大公司面试除了笔试外,一般会经过三轮面试——HR、部门负责人、Boss,小公司一般只有一轮面试——部门负责人面或Boss面。
综上所述,单轮面试与多轮面试,其实大同小异,掌握好最本质的几点面试注意事项,多做功课,在任何一个面试场合你都驾驭自如。
求职者必知HR的面试谈薪套路
求职者必知HR的面试谈薪套路,在求职过程中,薪资是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入职条件,其中每个人在面试的时候遇到的HR都不同,所以谈薪一定要随机应变,下面分享求职者必知HR的面试谈薪套路。
求职者必知HR的面试谈薪套路1典型问题一:在我们公司工作,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薪金待遇?
回答思路:工资并不是我决定是否加盟的唯一因素,如果您一定要我回答,那我当然希望自己的薪水符合我的学历水平和实践经验,我希望自己的工资不低于年薪XX万元。
典型问题二:你觉得自己每年加薪的幅度是多少?
回答思路:我想,自己薪水的提高取决于在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赢利状况,但我也希望自己收入的增长至少和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一致。
典型问题三:你愿意降低自己的薪水标准吗?
回答思路:我对这个职位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可以考虑降低自己的薪金标准,但我也希望公司能给我时间让我证明自己的能力。我相信自己可以让公司满意我的工作,如果我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您是否会考虑对我的薪水作一些调整呢?
典型问题四:从现在开始的三年内,你的薪金目标是什么?
回答思路:我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自己将成为这个行业中的佼佼者,我也希望自己以后的收入能和我的能力相符合。我希望自己的年收入在XX元到XX元之间。
典型问题五:你认为我们给你提供的薪水如何?
回答思路:您给出的这个数字和我的期望值很接近,但是我心目中的期望稍微要高出一些。我了解公司对于新人工资数额有一定的限制,我们能否谈谈除了工资以外的其它福利待遇?
面试的时候,求职者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主动提及薪资
如果在面试结束前,面试官没有明确表示录用你,那你就不要主动提及薪资,因为有些面试官不喜欢主动谈论薪水的人,他们认为这样的求职者只看重薪酬,而不在意工作、平台、发展等。
那如果面试官已经表示录用,但一直没有谈及薪水呢?那求职者就可以问了,但也不要太直接,可以这样说:能说一下公司的绩效考核/晋升体系吗?选择一些侧面,但与薪酬有关的问题,让面试官告诉你。
第二、谈薪前了解员工福利
有些公司员工福利非常好,但薪资水平一般,有些公司则是薪资比较高,但基本上没有其他福利。所以在谈薪前,求职者可以尝试通过各种办法去了解员工福利如何。如果福利很好,比如有交通补贴、食宿补助、话费补助等各种补贴,而且过节费、年终奖等额外“收入”丰厚,那可以考虑稍微降低薪资。
第三、为自己设置薪资底线
在面试谈薪过程中,有些公司会刻意压价,就是想看看求职者的底线在哪,以减少人力成本。如果求职者没有为自己设置底线,那你就吃亏了!
怎么设置薪资底线呢?这个底线基于市场水平和个人能力考虑:如果个人能力突出,优势明显,那这个底线可以稍微高于这一岗位的市场水平;如果个人能力一般,优势也不太明显,可以在市场水平的上下浮动,或与市场水平持平;如果自认水平比较差,但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那可以低于市场水平,入职后通过努力再加薪。当然,如果觉得这个机会很好,看重学习机会,那这个底线也可以稍微低一些,看个人承受能力了。
第四、谈薪懂得适可而止
逛楼市买房时,你先报出自己的价格。,也许对方会讨价,你便可还价,一来二往,差不多敲定价格。面试也是如此,讨价还价的回合必须有个底线。当给出报价的人拒绝再谈,你就可以收手了。如果已经没有回旋余地,你还死咬不放,咄咄逼人,没准谈判就告吹了。”
第五、要抽离主观情绪
薪资是公司根据行业岗位市场水平、本公司具体情况等方面来衡量的,因此在谈判的过程中求职者要抽离主观情绪,更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公司必须对你的生活负责,把自身技能换算为客观数据,摆出事实即可。
求职者必知HR的`面试谈薪套路2面试谈薪的招数
1、勇敢开口要求,否则永远不会是你的:通常人力主管不会主动给新进者较高的薪水、福利,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但面试时,你可以提出适当要求,这样双方可有协商空间。
2、了解市场行情。
3、永不轻言放弃。
4、说实话:当你面试的公司在询问你上一份薪资时,最好是诚实以告,因为当你用欺瞒手段来获取高薪资,一旦被发觉对你的信誉将有不好影响。
5、先赢得未来上司的心:在面试前先准备好,表现你的企图心与意愿,先让他们喜欢上你,说服他们:你值得他们在你身上花的每分钱。
6、把握时机最重要:最佳时机是当未来上司已准备好要雇用你时,你可在表现热忱与决心后,以“我可以再考虑一下吗?”作为响应,以便有再洽谈薪资的机会。
7、如果你选择的公司无法给予更高薪酬时,也可考虑别的方式。如让公司给你部分认股权或加少许奖金等,或可要求老板提供更好的办公场地、停车场或通讯设备,报销部分费用等。这些东西虽不能让你看到实际的薪水加幅,但增加了实际收入。
另外也可要求增加一些非现金报酬。如要求公司给你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包括增加培训,转换工作岗位等;或者可要求公司压缩一周工作时间,实行弹性上班制或给予额外的休假时间。
面试时HR最看重的是什么?简历应该怎么写,要注意哪些细节?
1、简历不需要文字太多,突出几个重点就行了,比如你之前的工作成绩、你的特长等,在简历上用加粗、加大字来突出。
2、一般来说,公司在招聘时都有职位要求,你可以根据职位的要求来写你的特点或者以前工作经历,这样CALL你的机率大很多
3、自荐信完全是没有用的,脑残的招聘主管才会看
4、简历的架构最好是分3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工作或实践经验,特长及求职意向),按整个篇幅为10来分的话,个人情况占3/10,工作经验占5/10,特长等占2/10。
5、不是应聘IT或策划型别的工作的话,简历颜色不要太花哨,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很重要。
面试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第一:面试时要注意理发
理发经常理发,头发留得太长会给人不够振作的印象。当然,有些人的头发自然条件较差,难以整理,这些同学可以借助一些护发用品,如摩丝、发乳、定型水等,但也要注意它们各自的不同功效。比方说,有些牌子的定型水就有不同强度的定型级别,级别太低了会控制不住发型,上午定型、下午就没了,强度级别太高了会把头发弄得像钢丝一样。在用护发品定型之前,可以使用吹风机,吹干、定型的效果都不错。另外,还可以在理发时向理发师请教一些头发护理的常识和注意事项,或者在面试之前去理发店做一下护理和定型。
二、面试时要注意发型
至于发型,最为常见的是分头,但是中分很少见。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有些人认为自己就适合中分的发型,但是事实上大部分应聘成功者、中外企业的老总、经理们大都不是中分的发型。因此,为了保险一点,至少在面试的时候不要留中分的发型。除了分头以外,还有些人会留平头。平头虽然显得精神,但是不宜过短,否则显得不够庄重成熟。
三、面试时要注意胡子
不要留胡子、要保持面颊的干净。一般而言,成年男士应该坚持每天早晨刮一次胡子。但如果有些同学还从没刮过胡子,清秀的乳毛既不长也不乱,就不必强求,免得一旦刮开,胡子会如雨后春笋般长势旺盛,天天都得去刮。
四、面试时要注意鼻毛
很多人注意了胡子却遗漏了鼻毛,而旁人或者同学往往也不好意思提醒他,平时应该多注意,尤其是在面试前对照一下镜子,做一做自我“审视”。
五、面试时要注意口臭
有些人讲话多了难免口臭,如果有人向你反馈这样的情况,你就要多加注意了,赶快采取一些治理措施。比如面试的时候带上口香糖,在面试开始前的半小时吃一片以保持口腔的气味清新,但是面试即将开始前嘴里一定不要有口香糖,不要高傲地嚼著口香糖进场面试。还要注意别在面试前吃一些诸如大蒜之类的有异味食物,否则满口异味显得不懂得尊重别人。
六、形体语言
眼观六路:眼神的交流(eye contact)
交流中你的目光要不时注视著对方。国外的礼仪书上往往精确到“要看到对方鼻梁上某个位置或眼镜下多少毫米”,这有点过于精准,笼统地说“看着对方的眼部”就行了。但是,万万不可目光呆滞地死盯着别人看,这样会让他以为你对他“满怀深情”,或是和他有什么“深仇大恨”,让他感到很不舒服。如果有不只一个人在场,你说话的时候要经常用目光扫视一下其他人,以示尊重和平等。
耳听八方:主动的积极聆听者
最优秀的销售人员往往不是滔滔不绝地大侃,而是积极地聆听。考官不希望面试者像木头桩子一样故作深沉、面无表情。面试者在听对方说话时,要不时做出点头同意状,表示自己听明白了,或正在注意听。同时还要面带微笑,当然也不宜笑得太僵硬,要发自内心。在面试中如果招聘经理多说话,说明他对你感兴趣,愿意向你介绍情况,热情交流。但许多学生误认为只有自己说话才是最好的销售,往往会抢著说话,或打断对方的讲话,这些都是很不懂礼貌的表现,会使自己陷于被动,言多必失
做销售面试和写简历应该怎么写要注意什么?(答得好必送高分)面试:
1、着装
2、基本礼仪(肢体、语言)
3、前期准备(包括了解公司简介、经营业务、未来发展等)
4、尽可能考虑到面试官能问到的问题,提前作好工作。
5、时间,提前十分钟左右到,最好不要迟到。
6、交谈时做到语气平和、不要有压力,自信。不要说以前公司的坏话,基本上就这些。
简历:
简历要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自己的特点,最好把自己获得过的奖励、以及具体做过的工作详细描述。越具体越好。用人单位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看经验,所以在工作经验上面一定要多下些功夫。
面试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如何能让HR看好自己?首先需要注意礼貌,接着向HR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把优点中肯地说,把缺点省略地说,注意说话艺术。想更多了解的话,介绍你一个课程网站,里面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它叫多贝网。希望帮到你
银行面试个人简历应该注意哪些?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关于银行面试个人简历需注意以下几点:
无论是应聘银行暑期实习还是参加银行正式员工考试,参加面试考生都需要自备个人简历,以备不时之用,下边我就个人简历的九大注意事项整理如下,供考生参考:
1.要仔细检查已成文的个人简历,绝对不能出现错别字、语法和标点符号方面的低阶错误。
2.个人简历最好用A4标准影印纸列印, 字型最好采用常用的宋体或楷体,尽量不要用花里呼哨的艺术字体和彩色字, 排版要简洁明快,切忌标新立异。当然,如果你应聘的是排版工作则是例外。
3.要记住你的个人简历必须突出重点,它不是你的个人自传,与你申请的工作无关的事情要尽量不写,而对你申请的工作有意义的经历和经验绝不能漏掉。
4.你的个人简历越短越好,因为招聘人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阅读一篇冗长空洞的个人简历。最好在一页纸之内完成,一般不要超过两页。
5.要尽量提供个人简历中提到的业绩和能力的证明资料,并作为附件附在个人简历的后面。一定要记住是影印件,千万不要寄原件给招聘单位,以防丢失。
6.不能凭空编造你的经历,说谎永远是卑鄙的,没有哪个公司会喜欢说谎的员工,但也没有必要写出所有你真实的经历。对你求职不利的经历你可忽略不写。
7.要组织好个人简历的结构,不能在一个个人简历中出现重复的内容。让人感到你的个人简历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是很重要的。
8你的个人经历顺序应该从现在开始倒过去叙诉,这样可使招聘单位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你最近的经历。
9.在结构严谨的前提下,要使你的个人简历富有创造性,使阅读者能产生很强的阅读兴趣。
防止12种高阶错误 赢得校园招聘面试
银行招聘及时关注银行校园招聘网(:jinrongren./),或加入各省市银行考试交流群(点选加入),关注群讯息,我们会第一时间提供相应招聘资讯!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面试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性问题?尽量放松心情不要紧张,说出自己的求职意向,以及结合专业知识对企业的了解,说出自己的优势。不要做太多的肢体动作,要沉稳。
简历应该怎么写才能给让hr注意到1、写简历时要多了解招聘单位,换位思考,切中痛点。
怎么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简历,个性化定制呢?对于招聘单位,你要去了解,去懂得,去理解。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经营现状,了解企业的产业布局或转型方向,了解企业招聘的职位所要求的技能和素养……详细了解了这些相关资讯,不仅能够帮助你写出精准定位的简历,还能帮助你在面试中应答如流。倘若你还能在了解的基础上,对于企业的现状和未来有深入的思考,那么恭喜你,职位已经在向你招手。了解之后,你就可以试着去理解用人单位。怎么理解呢?你应该跳出固有思维,换位思考。你不要去想,我怎么才能应聘成功。你要思考,如果你是这家单位的负责人,你招聘这个岗位,你希望招聘到怎样的员工。站在对方的视角去考虑问题,你就能想明白自己需要去怎么展现自己。
2、简历不要花哨,不要冗长,要简要精练。
一些简历,做得很花哨,简历主人自以为美观,其实很招反感。也有的简历,洋洋洒洒上万字,俨然一本小册子。简历不需要过度包装,真理都是简短的,职位需求的核心素质也就那几条。Less is more!没有更多的料,那你的简历一张A4纸就行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学过哪些,做过什么,能力如何,你说清楚,他就懂了。
3、简历可以稍作修饰和夸大,但一定不要作假。
简历需要包装,但千万不能虚假包装。简历需要包装,是因为你需要把你的经历艺术化的处理下。而艺术化处理,不是让你去作假。如果你作假,被公司查出来,那你分分钟Game Over。所谓艺术化的处理,就是把你的经历删繁就简,去掉跟用人单位的核心需求无关的部分,修饰和丰富用人单位看重的部分。简历可以略作夸大,但是不能无中生有。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什么意思呢?你可以把1说成是2,但如果你这方面是0,可千万别说你有个1,别人真让你拿出来,你分分钟傻眼。比如,你参加校级比赛获得三等奖,写在简历里,一个校级三等奖并不为人所看重。你不能作伪说获得了一等奖,毕竟你是拿不出一等奖证书的。但,你可以侧重于描述比赛获得的锻炼和感悟,也可以稍微夸大你参赛结果的影响力,说“获得了评委老师的高度评价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要知道,“高度评价”“一致认可”这种话,HR是无从查证的。
4、专业不对口或没有相关经验不要紧,简历取巧也能敲开大门。
拿出自信来,你也有你的优势。你专业不对口,没错!但如果成功应聘,经过入职培训和你后期的不断学习,当你掌握了岗位技能之后,再加上你的本专业知识,你就成了复合型的人才,1+1>2!
(1)没有实习经验,那你就要在简历上写出跟职位相关的经验。
举个例子,你去应聘市场营销的工作,你没有在任何一家的公司的市场部实习过,但是你大学期间任职学生会时拉过赞助,那你简历上可以这么写:
“大学期间,我参与策划、运营过几次大型的校园活动,在活动中负责跑市场、拉赞助,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个人在借此熟悉了活动举办中的市场化运作,对于市场营销有了切身的体会和实践经验。”
(2)用成功的事例去转移招聘者的注意力,让他转而注意到你其他优秀的特质。
简历里少说些空话套话,什么勤恳踏实,认真努力,你说了他就信?他又不是三岁小孩。你可以列举一些你大学期间成功的事例,事件可以小,但体悟必须真。
比如,对方招文案,你没有文案写作和策划的经验,你在简历上不用强调这一点,相反,你要用其他的东西来弱化对方关于你这一点缺陷的感知。你可以说:“201X年X月,我积极参与了学校的演讲比赛,并在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这次比赛的获奖给我的体会是,好的演讲,一定要能感动别人、鼓舞别人。我想,好的文案也是这样的。而我在感染力和文字上都有不错的体悟和功底,这两点相信一定会帮助我完成好的文案。”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我虽然让你去扯跟职位经验无关的东西,毕竟你没有实习经验,但你一定要把你过往的经历和成绩与职位要求的素质建立联络,饶了一圈,你要拉回来,扯到一起!
以上转载自公号圈里求职,这个平台不仅有很多求职干货,还有很多更新的招聘资讯哦!
制作简历要注意哪些细节简历制作无外乎就是表明自己的个人资料、就业方向(申请的岗位)、教育背景、自我评价、所得奖项、社会经验、个人技能之类的资讯。这些资讯也不是没有语言用词技巧的哦
这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啊!
之前在面试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公司,有的学历要求很低,还有那种技术类的,标明欢迎零基础转行等等,看到这种就充满希望,觉得自己可以去尝试新的东西,工资待遇可以很低,刚入行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当面试的时候,她还是会问,你会什么专业的软件技能,掌握到什么程度?你会的太少了,连入门都不算,你不符合我们的要求,然后就只好起身离开。
心里在默念“说好的欢迎零基础呢?说好的只要你肯学呢?”
还碰到更过分的是,去面试文案策划,HR表示,你要是还会平面设计就好了。
我只微笑着说,平面设计属于艺术类,很少有人揣着设计师能力找文案的。
所以,你招聘要求明明写的很低,但是你实际要找的人确实要求高的,那你叫过来面试的人多半是达不到你真实岗位要求的,这不是很明显的道理吗?
HR还一直打电话说来面试,这到底是在糊弄应聘者还是糊弄老板?真的是搞不懂这种蠢逻辑。
网友一:总结下可能有以下原因,有过类似经历的网友对号入座:
1.Hr为了团队练手,练手对象不只是刚刚毕业学生,也包括经理以上岗位;
2.Hr为了完成自身岗位的KPI,需要动起来,以表达部门对于市场的洞察,给公司交代;
3.Hr帮助用人单位邀约目标人选,目的不是招聘,而是找你切磋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回去等通知,或者当场挑出一个经历不符合的毛病,然后把你委婉拒绝掉;
4.Hr找你来只是需要炮灰,岗位不管是内部招聘还是社会招聘,基本已经敲定,但是为了凸显公平性过程性,需要炮灰来填数;
5.Hr了解岗位对于应聘者而言,性价比不高,薪资不高或者异地,于是广泛撒网碰运气;
6.用人部门的骨干或者负责人面试,当他发现你的能力不错,很可能高于他自己的时候,很可能及时把你掐掉。是真的;
7.月薪要求达不到,但是可以忽悠啊,季度奖年终奖,甚至董事会大奖,合伙人资格等等,太吓人了。
网友二:从这种情况来看,大概率可能是,应聘者应该是遇到hr的考核,被作为KPI被传唤面试。
很多企业,特别是垃圾企业,在人力资源上面不要求发现和开发员工潜在的能力,而是很肤浅地制定各种考核,连hr每个月都要求面试多少人,所以为了完成面试目标,不少应聘者被当作炮灰。
但是作为求职者,你不能保证清楚每一个企业的招聘态度,所以有面试通知,还是要去的,不然可能真的会错过机会。
我的建议是,投递简历的时候,做到尽量选择有点名气和影响力的公司;同时要看一下其他面试者对该公司的评价(例如很多面试官冷漠,不看简历,面试5分钟就结束的公司,一定要审慎)。
尽量选择岗位招聘条件详细的职位,岗位介绍简短和模糊不清的要审慎;低于10人的创业公司要审慎;公司业务和产品不介绍或者很少谈及,都是假大空话的企业要审慎。
如果你不幸被当过炮灰,建议招聘网站如果有评价体系的话,一定要给与差评,并且警示后来者。
网友三:其实不一定是HR在为了完成kpi,而是其他原因。
比如这家公司可能对毕业学校有硬性要求,但没有直接在第一轮把你筛选掉,可能是你其它方面条件是相对比较优秀的。
但是因为是初试,人力资源部本着广撒网的原则就把你的简历留下了,估计是想再通过面试看一看怎么样,你表现不错,通关斩将到了面试第三关。
结果这时候有了更好的人选,所以人资部就得找个理由淘汰你,索性就以学历不合格为由,只是这个理由给的太草率,难免让人觉得不舒服,感觉被耍了。
当然,还有可能用人部门和人资在岗位胜任上有分歧,有时候人资部看中的人未必用人部门一定会要的,比如关于学历这个,也许人资部觉得工作经验足够多,学历上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但用人部门不愿意,且决策权在用人部门手中,作为人资部只能遗憾通知你不符合要求。
有些公司更复杂,针对一些重要岗位,老板也要面试把关的,所以这种分歧确实是存在的。
所以,去还是尽量要去的,万一他们最后商量过后,又决定用你,那你岂不是错过了大好机会。
网友四:我也说说我前一阵的面试经历吧。
我面的设计师,也和面试官谈的很开心,当场通过三轮面试,有设计师,产品经理,总经理,每轮面试都有当场测试这都过了。
最后,经理跟我说,虽然你作品很不错,但是我想考察一下你的设计思维方式,就让我给他们改版官网主页。当然我也不傻,给的是设计思路以及原型设计稿。
当然,他们也很满意,我以为我肯定没啥问题了。然而!然而!然而!他们说,思路不错,设计也不错,“能不能把细节再做出来,我们是很想和您合作的”,这是他们原话。
有经验的一个朋友听了之后,劝我不要做了,但是自己不放弃想再做一下,当然,他们满意了,告诉我说,你通过了,接下来人事会和您谈薪资。
然后就搞笑了,人事给我了一个离谱的薪资,无法接受的那种。还说那边的产品经理不懂人事这边的薪资之类的,给你的薪资范围是不正确的,我就靠了!
给不出我薪资就别让我做两次设计啊!这样玩别人有意思?还只签订一年合同,逗我吧!
有些公司,特别是招聘部门,简直是LJ!
网友五:通常来说,条件不符合,还要约人去面试,这可能是一场假的招聘面试。
但是如果因为你的学历或者毕业院校为由拒绝,这应该不是他们的真实原因。
因为本人并非HR,这边只能做个自己的猜测。
1.你的工作经历中有部分符合该公司的人才招聘需求,一开始是有211大学的这道门槛,但是如果你拥有异于他人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说,这个敲门砖是没那么重要的。
但是在实际地接触中,你并没有表现出那么非常优秀的能力,亦或者因为后面有更合适的人选,最终会随便以一个理由拒绝你。
2.该公司的HR为了自己岗位的KPI,同时增加自己公司对于市场的影响力,于是大举邀约很多有潜在需求的面试者前来面试,但是最终需要的还是那些符合条件的上游人士。
3.了解整个市场中酒业人员的一个期望待遇情况,通过做实际调查来调整自己公司的一个招聘人才的标准,更好地匹配市场以及就业人才的招聘。
其实从HR的素质就能看出公司的素质。完全不考虑应聘者的实际情况,擅自决定面试时间地点的,沟通时态度猖狂的,归根结底都是在给自己公司丢脸罢了。普通公司的门面其实除了针对客户的前台和外勤人员,就是HR了,所以说认真挑选HR而不是只看招聘数量的老板才是真精明。
当然,遇到这样的HR也要放宽心态,HR都这样,公司也好不到哪去。嗯,提前从电话沟通里知道这一点,就省的踩雷了 。 来自职Q用户:匿名用户
是啊,前段时间我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单位真是没有底线没有道德的垃圾公司!例如成都的金宫味业,就是这样的垃圾公司! 来自职Q用户: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