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学书法:教你从哪种字体练起少年儿童学习书法,从哪种字体学起比较适合?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现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有人认为,学写字要从篆书学起,后学汉隶,再写楷行诸体。理由是沿着书法艺术的演变、发展过程,从发展变化中体会笔法与结体,这是和书法的发展历史一致的。其次,篆书用笔,笔笔中锋以训练孩子的臂力稳健,执笔沉稳,这又与学习书法不相悖。但是,我认为历史的发展,自有历史的发展规律,从原始文字符号到甲骨文字,从甲骨文再到篆书……都经历过多少年代,走过了多少曲折的道路,现代少年儿童学习书法,不应该去走历史的道路。那么,少年儿童学习书法,该从哪种字体学起呢?我认为,楷书作为少年儿童书法学习的基础是一条正确的途径。这是根据客观实际,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结构特点,对事物的理解、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对字体的实用性感受程度等因素来决定的。?一、少年儿童的年龄结构特点,决定书体的定向选择。?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结构特点,对他们提出书写的基本要求是:书写规范、字体端正、结构严谨、字迹清晰。而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少年儿童学书法时字体的选择。据调查了解,家长将子女选送书法培训班学习,多数在6—10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少年儿童是处于刚开始接触识字的学习时期,此时选修楷书字体,其汉字书写结构刚好与在校老师教学的书写顺序相衔接(当然,书法的点划行笔更加严谨)。这样一来,少年儿童学习书法对识字与写好汉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起来更会产生浓厚兴趣,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二、楷书是汉字最成熟的字体,决定少年儿童书体的选择。?楷书是汉字最成熟的字体,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其形体方正,笔划平直,法度谨严,有规有矩,其笔法极完备、清晰,风格多样,流派众多,精彩纷呈,可供选择的可靠范本多,如颜真卿《多宝塔》、《勤礼碑》、《麻姑仙坛记》,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还有赵孟兆页《千字文》,褚遂良《倪宽赞》等等诸家碑帖。唐代碑帖构成我国楷书的一大渊薮。?三、少年儿童对事物理解及其接受能力程度,决定了对楷书的选择。?行书、草书都以楷书为本体,若对楷书基本结构掌握不好,一开始便“龙飞凤舞”,进而应用到作业上去,会造成“未学行,先学飞”的倾向。少年儿童随着其生理及其身体机能的发育,对事物的接触感受能力的提高,对新生的事物充满好奇好胜心理,他们善于模仿,对写好字有强烈的欲望。孩子喜欢学习书法,送他到培训班学习,应该本着其对事物的理解及接受能力程度为前提,有目的选择或要求培训老师授其何种字体。别让孩子学习的东西感到困惑、模糊,无法对号入座,形成思想障碍。这样,反而产生压力,兴趣将不日殆尽。因此,在字体的选择上至关重要。?四、楷书的实用性,决定少年儿童对书体的选择。少年儿童学习书法,选择楷书入门,是因为楷书是现通行汉字字体,便于学与用相结合,可增加少年儿童对学书法的兴趣。一方面在校学习识字的结构跟培训班老师教的楷书产生联想、衔接作用,学生容易对号入座并把书法艺术移植到硬笔书法上来。学校课堂作业,不知不觉融入楷书书写结体,既加深识字又进一步把字写好。另一方面创作出来的作品,人们普遍易看、易懂、易接受。因此,其书写水平高低也就毫不掩饰地显露出来。书法界上常有这样一句话:“楷书难写”。其难也许就是表现在这里。而篆书字体的字形与现在通行的字体形迹相距甚远,偏旁部首(结构)写法不同,识认起来确有不小困难。也很难应用到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去,然一位学生学习一种字体投入的时间并非一朝一夕,而收效却与其意愿不相一致。因此,在选择字体上要慎重考虑。?学楷书,是先了解笔的使用,摸清汉字结体的规距。先从楷书学起,这是先入规范,建
立基础;否则,舍去了根本规范,便学其他字体,很可能导致半路插班,无头无脑,前不着村后不知店,无序无法,为以后的深入学习乱了步调。邻居小民读幼儿园大班时,在一家私塾老师那里学习书法,老师教他学写甲骨文。通过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师说他进步很快,家长也感觉不错。有一天,他兴致勃勃地拿了二张字数不多的甲骨文习作给我看看,家长说是让我指点指点。我乍一看,惊觉七、八岁儿童能写出如此苍劲笔划,非一般人所能为之。我称赞他一番后问他,你能读出这二张字的内容来吗?他非常流利地从上而下一口读出。而我折掉上下,留下中间一个字,问他这个字是什么?他居然读不出来。再折另一张,中间留2字,要他从下读起,他依然读不出来。再而我写几个简单的汉字,问他写成甲骨文怎么写,他连一个都不会写,即使勉强写出,也没有一个写得正确。如果他学习楷书,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因为楷书毕竟易辨识,即使他不识某个字,根据楷书的结构特点拿起毛笔来同样能够写出他学习某家书体的韵味来。这件事一直令我心情感到非常沉重。他写的这二张字,如果摆上展厅或印成书集,相信一定能令书家、家长们惊赞,偶尔参加一些大奖赛,也许还能获个大奖。可后果,却令人深思。少年儿童学习书法选择楷书入门,是建立在对汉字基本结构上的认识,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其次,有了楷书基础,才去进一步学习行书、草书、甲骨、篆书、隶书。我觉得这样顺序一步一步来,学生也较易理解接受。有志于从事书法研究的,再确定专题是由“面”及“点”,由“博”反“约”的比较适合的一个系统拾级
小学阶段练习书法肯定是从楷书学起,因为就像走路,楷书是最基础也是使用最广泛的字体!我建议如果学习硬笔字,练习颜体,因为它对偏旁部首,点,勾的交代都十分到位,能够培养初学者的字形。如果是软笔也就是毛笔字,也要先练习颜体,颜体方正有力。当然欧体也有很多好处比如它的柔美。建议先学颜体,欧体自然就融会贯通了!
1. 六年级 字疏字密这类结构的字的写法教案
当然是楷书了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兹分别简介如后: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 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小字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以前科举应试时,阅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后再看文章.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响.朝考状元、翰林,尤注重书法.是故凡状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读书,也都善写小字.如今硬笔盛行,用毛笔写小字的人不多,但用硬笔临写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显进效,因此想写好硬笔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练习.定能打下坚实基础,裨益终身,受用不尽. 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时锺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还有元赵孟頫、明王宠、祝允明等小楷作品的墨迹影印本也是非常好的范本. 锺繇书法,具古朴风格,惟传世作品《宣示表》《荐季直表》,。
2. 六年级硬笔书法教案怎样提高书写速度教案
写字要有一定的速度,这是一个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这位家长反映的孩子书写速度过慢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很常见。孩子书写速度慢,看起来是个小问题,其实不可小视。
孩子书写速度慢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一,由于书写速度慢,拖延了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原本半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有的孩子却要用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这样就加重了课业负担,导致休息时间少,影响身心发展;其二,由于书写速度慢,孩子没有多余的时间游戏、活动,也没有多余的时间看课外书,个性发展和知识面的扩展受到影响;其三,抄写慢的孩子抄写时关注的是字怎么写,一个字、一个词要重复观看才能抄下来,生字、生词不能变成熟字、熟词,语言发展和表达也会受到限制。更有甚者,书写速度慢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学习跟不上,成为后进生。因此,提高小学生书写速度,是摆在老师和家长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家长朋友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催促、埋怨孩子,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孩子写字太慢可能有以下原因:1.执笔不正确,直接影响到书写的速度;2.没有时间观念,一边写一边玩;3.对学过的生字掌握不够熟练,看一个字写一个字;4.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5.过分追求字体的美观,反复擦、改。
1.纠正孩子不正确的执笔方法。孩子执笔方**确,可以大大提高书写速度。正确的执笔方法应该是:右手执笔,在离笔尖约一寸的地方,大拇指与食指捏住笔杆关节自然弯曲;中指的第一节垫在笔杆下端;无名指、小指依次自然弯曲向手心,并放在中指下方;笔杆后端斜靠在虎口处,与纸面约成45度角;五指自然用力,掌心要空。
2.规定孩子限时完成作业。我们可以根据作业量的多少给孩子限定完成时间,开始不能急于求成,限定时间一定要宽裕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视情况再循序渐进,逐渐缩短时间。
3.帮助孩子掌握汉字规律。如果孩子写字慢是因为看一个字写一个字,说明孩子对生字的掌握和识字量还要加强。汉字虽然字数繁多,字形各异,但其中也有一定的规律。汉字的有点、横、竖、撇、捺、钩、折、提八种基本笔画,写好基本笔画是写好汉字的基础。当孩子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家长一定要帮助他们养成“想好再写”的习惯:认真观察笔画的变化、结构的特点,分析笔顺的规则,达到“意在笔先”,做到“观察仔细认真,书写一气呵成”。熟练把握了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字时才不至于“想一笔,写一笔”。
4.为孩子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家长应该注意减少外界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干扰,在孩子一旁谈笑,随意走动,吃东西或在另一个房间看电视都是不可取的。最好坐在孩子身旁和他一起完成作业,陪陪他,督促他,这样让他静下心来,待孩子习惯养成家长再放手。
此外,中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强,要想提高书写速度,熟练是基础。首先要常练,家长每天留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练习写字,并提出适当的速度要求。其次是巧练,注重归纳总结字与字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熟悉和把握同一类字的共同点,在练习中体验规律,再用规律更好地指导练习,巩固和提高书写技能,进而提高书写速度。
3. 求小学六年级写字课教案,要全部的,越多越好
小学书法(写字)教学指导 [306]
小学书法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女子旁和子字旁》教学设计 [240]
新课标下小学中段写字教学规范初探 [167]
写字课教案 弯钩的写法 [227]
钢笔楷书基础 [206]
书法课教案(全) [348]
硬笔楷书笔画特点与书写 [336]
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214]
字头的写法 书法课教案 [265]
口字旁的写法 写字课教案 [172]
钩的写法(写字课教学设计) [163]
写字课教案 横撇弯钩的写法 [199]
小学写字课教案 冂、门、口框 [177]
写字课教案 半包围结构 上包下 [127]
小学写字课教案 《卧钩的写法》(七册) [138]
小学写字课教案 竖钩的写法 [125]
小学写字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239]
小学写字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135]
形体左斜或右斜的字 [440]
写字教案 撇在字中的变化 人教版 [128]
写字课教案 常用的偏旁部首-虫字旁 [184]
写字学科教案 贝字底 月字底 [100]
写字学科教案 横折的写法 人教版第五册 [226]
小学写字课教案 第11册 [134]
一年级写字教案 [219]
二年级写字课教案 [217]
三年级写字课教案 [207]
原文标题:教学教案 写字课教案 [吾爱教育]
原文网址:
4. 小学毛笔书法教案
三年级写字教案毛笔书法教学准备课教学目标:1、了解毛笔的种类,知道怎样挑选毛笔。
2、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3、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4、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 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2、出示毛笔,毛笔可是中国独有的品类。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之前。
二、介绍毛笔的基本常识1、毛笔的种类(1)硬膏笔:弹性较好。(2)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
(3)兼毫笔:弹性适中。2、选毛笔的标准(1)笔锥圆; (2)笔头尖;(3)有弹性; (4)笔根牢;(5)笔杆直。
3、用笔的方法(1)用笔前,先用温水或自来水把笔浸泡三至五分钟,让笔毛发开。(2)蘸墨时,顺着笔锋蘸墨,不要蘸到笔根。
(3)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洗干净。4、用墨的方法(1)瓶子里的墨不能加进生水,以免发臭。
(2)写字的墨不能太稠。三、讲解基本的执笔法 1、跟老师一起握好毛笔:虚掌、实指、平腕。
讲解五指执笔的方法。 2、讲解坐姿:肩平、脚平、身体直。
3、学生一起坐好,执笔。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四、总结书法不仅可以表达思想,而且书法作品很美,是 一种艺术,供人们欣赏。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静下心来,所以很多人多喜欢学习书法。
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的世界,学习写毛笔字好吗? 第一课 横折 竖折 教学内容:横折、竖折。教学目标: 1、认识横折、竖折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横折、竖折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描仿好以横折、竖折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放轻松音乐,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习用具。
二、引入新课: 1、复习横画和竖画的写法。然后了出示课文的范字挂图,让学生认识范字的笔画,哪些是学过的,哪些是没有学过的。
2、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1、板书:横折、竖折。
2、出示横折、竖折的笔画,让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师总结特点,学生齐读。3、出示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挂图,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教师讲解示范笔画的写法。5、组织学生练习横折、竖折两个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字,引导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7、教师范写例字。
8、学生描仿写字,教师巡视指导9、出示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共同评论。10、组织学生书法比赛。
每组推选写得最好的三个学生,每个学生只写一个字,由老师评比出“书法冠军”。四、课堂小结:1、号召其他学生向“书法冠军”学习。
2、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观察每一个字的结构,把字写对写好。 第二课 竖钩 弯钩教学内容:竖钩、弯钩。
教学目标: 1、认识竖钩、弯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竖钩、弯钩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学重点:竖钩、弯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竖钩、弯钩组合的三个例字。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挂图出示)竖钩、弯钩两个笔画,让学生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点,然后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1)、板书课题:竖钩、弯钩(2)、组织学生观察竖钩、弯钩笔画的形态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学生齐读笔画的形态特点。
(3)、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4)、学生齐读笔画的书写方法,教师示范。
(5)、组织学生练习竖钩、弯钩两个笔画,老师巡视指导,最后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向学生展示,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让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时的运笔、行笔和收笔。
(7)、组织学生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师巡视辅导。四、课堂小结:1、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2、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的方法。第三课 卧钩 斜钩教学内容:毛笔字卧钩和斜钩的写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卧钩、斜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卧钩、斜钩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学重点:卧钩、斜钩的运笔方法及比画模仿练习。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卧钩、斜钩组合的三个例字。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放轻音乐,稳定学生情绪。二、引入新课:在轻松的音乐中,出示范字挂图,让学生欣赏,并找出没有学过的笔画,然后导入。
三、学习新课:1、板书课题。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笔画的形态特点,师讲解。
3、进行指导运笔方法。4、学生书空练习。
5、学生练习写,师巡视指导。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三个例字,师示范写,学生仿写。
7、评比。四、课堂小结:1、给“小小书法家”发小奖品。
2、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第四课 竖弯 竖弯钩教学内容:竖弯、竖弯钩。
教学目标: 1、认识竖弯、竖弯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
5. 六年级书法课 礼的写法 评课
这节课从整体上 看, 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组织形式都体现了较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思路清晰, 目标明确,教学中能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研究的学习能 力。
应该说,这是一堂较成功的写字教学课。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引导设计生动形象.写字教学课教学内容较为单一,课前的引导是活 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很好的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参与分析研究多.学生课堂参与性越强,学习掌握知识的的效果就越好. 写字课堂教学,最容易被认为"教师讲解师范,学生乖乖苦练"才是"正道".其实对 学生的分析引导才是提高学生书写能力的关键,只有认识到才能做的到,知道怎 样写,写出怎样的字是正确的法度是美的,才能有的放矢.这节课在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反面做的很好. 3、板书、示范漂亮.规范漂亮的板书是一个教师最亮的名片,对一位书法写 字教师来说, 板书就是课堂最好的教具,学生耳濡目染才能口服心服. 老师在板书上有一定功夫,整节课的书写设计都很漂亮. 本节课的一点不足: 课堂气氛调节把握不够,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互动简单. 总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 式,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 来,是一堂新课程标准下较成功的写字教学课。
6. 怎么写小学硬笔书法教案
从毛笔到钢笔的转换,其实更多是对工具的驾驭。两者在审美上的理解是一致的。
毛笔轻重对比大,而硬笔因为工具的局限,没有这个功能,或者说不那么明显。
另外在选择字帖上,硬笔和毛笔不一样,比如,毛笔写颜体很漂亮,而硬笔写颜体楷书就显得臃肿,原因是硬笔小,在那么小的格子里写圆乎乎的字并不是最好的表现方式,所以,在10多年前就开始酝酿兴起欧楷风格。后来,又以魏晋小楷风格占据展览的主流,这两种都是很好的切入方式。
行书我个人觉得写晋唐或者明清调都没问题的。
另外,如果想要格调高,就不要学现代人的硬笔书法,应该从古代经典字帖里面吸取元素。
您要做的,就是适应硬笔这一工具,把您在毛笔里学到的转化到硬笔来,这样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