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后可以留校任职
目前大学生毕业就业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业问题也是毕业生刚毕业后面临的第一道人生关卡,但是很多学校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学校的各个岗位给学生提供就业职位。但是不要认为留校任职很简单,其实留校任职也非易事,也要经过层层选拔,才会在众多提交申请中挑选几位毕业生来任职。
本人毕业于山西的一所本科院校,在临毕业几个月内,我们学校会给毕业生下发留校任职的通知,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提交申请表,提交申请表的前提必须是大学四年所有学科考试通过并取得优异成绩、毕业论文通过才可以提交申请,这样就筛选掉一大部分竞争者。申请通过后学校会组织专人培训,培训各种知识,在经过几周的培训后要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前几的才有机会留校,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得有学生所在学院领导的批准,再加上成绩达标后才算是顺利留校,个人感觉留校生如果没有很大的优势会留在学校一些闲散的岗位干,虽然也是正式职位,但是和招聘进来的一些学历高的社会人员会有一定差距的。
大学生留校对于目前就业严峻的社会来说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准确来说对于一些重点学校的留校生来说,在自己的母校就业也有很大的优势,起码学校的各种人员来往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是有先天优势的。其实不管在哪任职最重要的是自己认真对待这份工作,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迎接你的必定是美好明天,相反如果你认为工作了就可以无所事事,自己不进取,那未来迎接自己的又是另一景象,事在人为,为了美好等明天我们需要更加的努力,认真对待每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刘强,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辽宁省法库县人,**党员,1990年7月参加工作,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管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任辽宁省人民**副省长、党组成员,辽宁省辽东诸河流域河长。
1983.08——1987.09,在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09——1990.07,在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07——1994.05,任抚顺乙烯化工厂乙烯车间操作员、值班长、技术员;1994.05——1994.12,任抚顺乙烯化工厂乙烯车间值班主任;1994.12——1995.05,任抚顺乙烯化工厂生产技术处副处长;1995.05——1996.06,任抚顺石化公司科技处副处长;1996.06——1997.01,任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厂长助理;1997.01——1997.07,任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副厂长;1997.07——1998.11,任抚顺乙烯石化有限公司副经理。
1998.11——1999.05,任抚顺乙烯石化有限公司经理;1999.05——1999.10,任抚顺石化公司副经理、党委委员;1999.10——1999.12,任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副经理、党委委员;1999.12——2001.11,任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01.11——2002.03,任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2002.03——2004.03,任抚顺市委常委,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2000.03—2003.04在东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2004.03——2005.03,任抚顺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2005.03——2008.02,任抚顺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8.02——2013.01,任抚顺市委书记(期间:2008.09—2009.01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习);2013.01月任辽宁省人民**副省长。
**十六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5.02补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9.02终止),辽宁省人大代表,**十八大代表。
第十三、十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
2002年辽宁省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中国***辽宁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沈阳理工大学抚顺校区地处辽宁省抚顺市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城,是沈抚同城的中心地带,与沈阳世博园隔河相望。
校园占地900余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
共有29个本科专业和24个高职专业,其中省级示范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另有省级精品课9门。
是辽宁省电加工与模具学会理事长单位、辽宁绿色经济研究会理事长单位。
现有教职员工482人,在校生11500余人。
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坚持“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把“办好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学校”作为办学宗旨
经过不断努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已经成长为全国优秀的独立学院之一,是应用人才成长的摇篮,竭诚欢迎有志青年来校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