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疵近义词:
坏处,弊端,弱点,毛病,污点,瑕玷,缺欠,缺点,缺陷 来自百度汉语|报错
瑕疵_百度汉语[拼音][xiá cī][释义]1.本指玉的疵病,喻微小的缺点,后泛指一切缺点 2.指摘毛病
引起弊病发生的缘由。
弊端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ì duān,指弊害的所在。由于制度上或工作上的问题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弊害的所在。由于制度上或工作上的问题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弊病产生的原因,弊病,不好的一方面。
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指陈时事,剖析弊端,枝叶扶疎,往往切当。”明·唐顺之《答符松岩郡守》:“若此法立得有下落,则自此以后,兴徭作赋,设备追胥,不知省却几多气力,绝却几多弊端。”
弊端造句
人类常犯的根底弊端便是轻忽条件。他没有知讲,一旦轻忽了条件,正在没有开条件下所做的貌似细确的统统结论皆是谬妄乖张可笑的,盲目和无知,往往是人类最大的弊病,而极易这样的人,是最愚昧和愚蠢的,因为他太容易没有自我。
这种弊端多年来陈陈相因,非整治不可。共同创造,按需分配,人合其力,物尽其用,人族当前最主要的矛盾,在于公私利益的矛盾,最大的弊端,在于缺乏明确的目标,圈子太小,眼界太窄,各自为政,瞎胡闹。
瑕疵的近义词有污点、缺陷、坏处、弱点、瑕玷、短处、缺点、毛病、弊端、缺欠等。
瑕疵xiá cī]
一、基本解释:
(名)微小的缺点。
二、详细解释
1、亦作“瑕玼”。玉的斑痕。亦比喻人的过失或事物的缺点。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
唐王建《求友》诗:“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玼。”
宋司马光《稷下赋》:“荣誉,樵株为之蓊蔚;訾毁,珵美化为瑕疵。”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玉簪纤长如竹笋,细白似葱枝,温润有清香,莹洁无瑕玼。”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七:“小小的瑕疵,不能掩了他那莫大的功绩。”
2、谓指摘毛病。
唐刘禹锡《口兵戒》:“玉椟不启,焉能瑕疵?”
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熙(徐熙)之子乃效诸黄之格,工与诸黄不相下筌(黄筌)等不复能瑕疵,遂得齿院品。”
王若虚《孟子辨惑》:“孟子之言,未可瑕疵。”
王闿运《帅芳哀词》:“虽欲得而瑕疵,邈轻举而难攀。”
瑕疵造句:
1、气愤的客户带着瑕疵品,向制造商兴师问罪。
2、然后告诉他,这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很多,但都是有瑕疵的,没有完美。
3、许多人向往水晶般的爱情,晶莹剔透没有瑕疵。但更多人拥有的是玻璃般的爱情。
4、小时候我憧憬那毫无瑕疵的恋情。
5、尺之木必有节,寸之玉必有瑕疵。
6、人多读书则识进,且能自见瑕疵,故终身都无足处。
7、在凡人看来是瑕疵的东西,爱神却能从中窥出美点。
8、接触世俗的事物,内心不被诱惑,没有忧愁,没有瑕疵,心灵安定,这是多么幸福啊!
9、这批产品为何会出现瑕疵,一定要仔细检讨,要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10、虽然是英雄,也不免瑕疵。
11、买房是件终身大事,不要以为楼市如此火爆,消费者就能容忍这些存在明显瑕疵的产品。
12、每个美人都能挑出瑕疵来。
13、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疵。
14、若有一人滥竽充数,那么这个团体便有了瑕疵。
15、我们的检查局不会放过任何瑕疵品。
16、他们得把这批瑕疵品换掉,不然以后别想收到我们的订单。
17、瑕疵为非实质性的,买方仅有权要求降低购买价格。
18、主在世上罪人的朋友,或生或死都无瑕疵。
19、同时他的演唱技巧尚欠火候,这也使得他的歌听上去有些瑕疵。
20、还有,他们容忍产品瑕疵而日方不肯忽视,前老板沟口北野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