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给大家分享“冰盖是什么 冰盖是什么东西”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啊!
北极冰盖是什么
你是说格陵兰冰盖吧。。。 形成于第四纪,在距今约18000年时冰盖面积比今面积大7 倍,并与当时北美冰盖相连接。格陵兰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全岛面积为 218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冰盖面积约 180 万平方千米,平均厚度约 1500 米,最大厚度达 3200 米,占世界冰量的7%~9%。它由南北两个穹形冰盖连结而成,冰盖边缘一直覆盖到海边,有许多冰川的冰舌伸向海面 ,在若干峡湾中形成许多冰山 。西格陵兰的一些冰川,如雅各布港·伊斯伯依冰川,每年流动速度达7000米,是世界上流动最快的冰川。冰盖中部西侧的冰层表面每年以 0.1 米的速率在增厚,而东侧则稍有变薄。冰盖西海岸的消融区冰面每年变薄约0.2米。 格陵兰冰盖显示更强的极地海洋性冰川性质。冰盖西南部沿海的年平均气温高达 1 ℃ ,1 月和 7 月的平均气温分别为 -7.8 ℃ 和9.7℃,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雪冰积累量和消融量都很大 。冰盖内部的情况显著不同 ,年平均气温约-30 ℃ ,2月和7月的平均气温分别为-47.2 ℃和 - 12.2℃ ,年降水量仅200毫米,气温低、 降水少, 雪冰积累量和消融量较小,成冰过程缓慢,如世纪营地 (北纬77°11′,西经 61°10′)成冰过程需125年。
南极为什么一年四季是冷的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等,使得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其平均气温比北极要低20度。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度。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为零下17~20度左右;而内陆地区为年平均温度则为零下40~50度;东南极高原地区最为寒冷,年平均气温低达零下57度。到现在为止,地球上观测到的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89.6度,这是1983年7月在新西兰南极观测站“万达”记录到的,在这样的低温下,普通的钢铁会变得像玻璃一般脆;如果把一杯水泼向空中,落下来的竟然是一片冰晶。南极的寒冷首先是与它所处的高纬度地理位置有关,由于高纬度地理位置,导致了在一年中漫长的极夜期间没有太阳光。同时,与太阳光线入射角有关,纬度越高,阳光的入射角越大,单位面积所吸收的太阳热能越少。南极位于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地区,太阳的入射角最小,阳光只能斜射到地表,而斜射的阳光热量又最低。再者,南极大陆地表95%被白色的冰雪覆盖,冰雪对日照的反射率为80%一84%,只剩下不足20%到达地面,而这可怜的一点点热量又大部分被反射回太空。南极的高海拔和相对稀薄的空气又使得热量不容易保存,所以南极异常寒冷。南极不仅是世界最冷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那里平均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有300天,年平均风速19.4米/秒。1972年澳大利亚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82米/秒。法国迪尔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秒的飓风,这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是迄今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南极风暴所以这样强大,原因在于南极大陆雪面温度低,附近的空气迅速被冷却收缩而变重,密度增大。而覆盖南极大陆的冰盖就像一块中部厚、四周薄的“铁饼”,形成一个中心高原与沿海地区之间的陡坡地形。变重了的冷空气从内陆高处沿斜面急剧下滑,到了沿海地带,因地势骤然下降,使冷气流下滑的速度加大,于是形成了强劲的、速度极快的下降风。南极没有四季之分,仅有暖、寒季的区别。暖季11月至3月;寒季4月至10月。暖季时,沿岸地带平均温度很少超过零摄氏度,内陆地区平均温度为零下20至零下35摄氏度;寒季时,沿岸地带为零下20至零下30摄氏度,内陆地区为零下40至零下70摄氏度。1967年初,挪威在极点附近测得零下94.5摄氏度的低温。据估计,在东南极洲上可能存在零下95至零下100摄氏度的低温。
大陆冰盖是什么
大陆冰盖是指长期覆盖在陆地上的面积大于5万平方千米的冰体。自边缘向中心隆起、规模如南极或格陵兰的盾形冰体。又称大陆冰川,简称冰盖。在气侯寒冷、有一定降雪量的两极和高纬地区,除少数山峰突出冰面外,几乎全部地面为厚达数百米至数千米连续的冰所覆盖。大陆冰盖中心部分为积累区,边缘为消融区。冰盖冰几乎不受下伏地形影响,自中心向四周外流;边缘部分自陆地向海洋伸展,一部分漂浮在海上的冰体称冰架(陆缘冰)、冰棚或冰障。冰架冰断裂、崩解后入海形成冰山。在北极和极区附近岛屿上,形态和特点与大陆冰盖相似的、但规模小得多的冰体称为冰帽或冰穹。 地球上现存的大陆冰盖有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这两大冰盖约占全球冰川总面积的97%,总冰量的99%。南极冰盖总面积为13980000平方公里,占全球冰川总面积的86%,总储水量为21600000立方公里,占全球冰川总储水量的90%。南极冰盖的平均厚度约为2000~2500米,已知最大厚度为4267米。若整个南极冰盖融化,将使世界海平面上升约61米,即使扣除南极大陆的均衡恢复,海平面也要上升约40米。 横贯南极的山脉把南极冰盖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两部分:西南极冰盖大部分地区,底部位于海平面以下,即使冰全部融化,陆地均衡回升后,地面仍在海平面以下,这部分冰盖称海洋冰盖。西南极的大部分冰通过罗斯和龙尼冰架入海。东南极冰盖拥有南极冰盖全部冰量的80%以上,是一个最大高程超过4000米的穹状冰体。除个别小范围地区外,下伏基岩均在海平面以上。格陵兰冰盖总面积为1802400平方公里,总储水量为2340000立方公里,如果全部融化,将使世界海平面上升 7米。格陵兰冰盖的平均厚度为1515米,靠近冰盖中心的最大厚度为3408米。格陵兰冰盖最高点海拔3157米,平均高度2135米。
记得采纳啊
冰盖是啥东东?
大陆冰盖continental ice sheet 长期覆盖在陆地上的面积大于 5万平方千米的冰体。又称大陆冰川,简称冰盖。地球上现存的大陆冰盖有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 南极大陆冰盖 南极冰盖 始于渐新世末。至少在距今500万年前就达到目前规模。冰盖绝大部分分布在南极圈内,直径约4500千米,面积约1398万平方千米,约占南极大陆面积的98%。平均厚度为2000~2500米,最大厚度达 4000 多米。冰盖的总体积约 2450 万立方千米,占世界陆地冰量的 90%,淡水总量的70%。冰盖外围发育有面积约为 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缘冰,主要有罗斯冰架、菲尔希纳冰架和埃默里冰架等。在内陆冰盖的补给和推动下, 冰架边缘不断崩坍出大量的平顶冰山 。 南极冰盖由东、 西两部分合成,以横断南极山脉为界 。 南极冰盖属于冷冰川。特点是温度低、积累量和消融量小、成冰作用缓长,如高原站(南纬79°15′,东经 40°30′)成冰过程需3500年,因此相对比较稳定。南极冰盖是地球上最干寒的地区,高原内部的年平均气温低达-55℃ ,年降水量小于50毫米,冰面终年不化,成冰过程极慢。冰盖边缘的年平均温度为-10~-15℃,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10℃和-40℃,年降水量200~500毫米,夏季(11月~翌年2月)雪冰消融强烈,消融带的海拔高度在1000~ 1400米以下,雪线高度界于0~100米之间。因此,南极冰盖内陆是典型的极地大陆性冰川,沿海地带和南极半岛则具有极地海洋性冰川特性。南极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冰库和冷源,其形成与发展对全球气候变化、海面升降和人类生活有重大影响。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世界洋面将升高60米左右。 格陵兰冰盖 形成于第四纪,在距今约18000年时冰盖面积比今面积大 7倍,并与当时北美冰盖相连接。格陵兰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全岛面积为 21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冰盖面积约 180万平方千米,平均厚度约1500米,最大厚度达3200米,占世界冰量的7%~9%。它由南北两个穹形冰盖连结而成,冰盖边缘一直覆盖到海边,有许多冰川的冰舌伸向海面 ,在若干峡湾中形成许多冰山。西格陵兰的一些冰川,如雅各布港·伊斯伯依冰川,每年流动速度达7000米,是世界上流动最快的冰川。冰盖中部西侧的冰层表面每年以0.1米的速率在增厚,而东侧则稍有变薄。冰盖西海岸的消融区冰面每年变薄约0.2米。 格陵兰冰盖显示更强的极地海洋性冰川性质。冰盖西南部沿海的年平均气温高达1℃,1月和7月的平均气温分别为-7.8℃和9.7℃,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雪冰积累量和消融量都很大。冰盖内部 的情况显著不同,年平均气温约-30℃,2月 和7月 的 平 均气 温 分别为-47.2℃和-12.2℃,年降水量仅200毫米,气温低、 降水少, 雪冰积累量和消融量较小,成冰过程缓慢,如世纪营地 (北纬77°11′,西经 61°10′)成冰过程需125年。长期覆盖在陆地上的面积大于 5万平方千米的冰体应该是面积大的缘故吧~像个盖子~
好了,以上就是本文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冰盖是什么 冰盖是什么东西”的内容,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