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sháo
拼音:sháo
部首:音
笔画:14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UJVK
解释:
1、 形声。字从音,从召,召亦声。
本义:传说舜所作的乐曲名
举例: 韶武(韶,虞舜之乐;武,武王之乐); 韶虞(舜乐)
韶,虞舜乐也。——《说文》
箫韶九成。——《虞书》
九韶之舞。——《 周礼·大司乐》
舞(韶)歌(武),使人之心庄。——《荀子·乐论》
2、 古乐的通称
韶,夏、 商乐皆有韶名。韶者,乐之通名也。——《正字通》
3、美好,美
举例: 韶光(a.美丽的春光;b.喻美好的青年时代);韶华(同“韶光”); 韶景(美丽的春光); 韶秀(清秀); 韶令(美好良善); 韶曼(美色。韶、曼都是美的意思)
昭,美也。——《集韵》
韶颜稚齿。——蒋防《霍小玉传》
东皇去后韶华尽。——戴叔伦《暮春感怀》
何其轩轩韶举。——《世说新语·容止》
暮春美景,风云韶丽。——简文帝《答湘东王书》
召字读音:zhào、shào。
“召”,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普通话读音为zhào、shào,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召”的基本含义为召唤,如召集、召见;引申含义为召致,引来,如召祸、召人怨。
在日常使用中,“召”也常做动词,表示邀请。
字源演变:
“召”,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形声字,以“口”为形旁,“刀”为声旁,本义是"呼唤”,后来陆续在金文、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召”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召”的字源演变图如下:
康熙字典:
【唐韵】直少切【集韵】【韵会】【正韵】直笑切,潮去声。【说文】评也。【王逸曰】以手曰招,以言曰召。【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诗·齐风】自公召之。
又【广韵】【正韵】实照切【集韵】【韵会】时照切,同邵。【广韵】邑名。【诗序】甘棠,美召伯也。【笺】召伯,姬姓,名奭,食邑于召。
又姓。【广韵】召公之后。【前汉·循吏传】召信臣,九江寿春人。
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了,相信大家阅读完本文,可以更好的了解关于“音召什么字 音召念什么”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