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守静是什么 守静是什么意思200字左右

守静是什么 守静是什么意思200字左右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5-10
  • 发布时间:2024-03-06 06:55:04
本文给大家分享“守静是什么 守静是什么意思200字左右”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啊!形容“屋子里街道上都十分安静”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形容“屋子里街道上都十分安静”的四字成语有1. 鸦雀无声[yā què wú shēng]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
内容详情
本文给大家分享“守静是什么 守静是什么意思200字左右”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啊!

形容“屋子里街道上都十分安静”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形容“屋子里街道上都十分安静”的四字成语有1. 鸦雀无声[yā què wú shēng]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2. 无声无息[wú shēng wú xī]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3. 噤若寒蝉[jìn ruò hán chán] 噤:闭口不作声。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4. 夜深人静[yè shēn rén jìng]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5. 万籁俱寂[wàn lài jù jì] 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6. 风平浪静[fēng píng làng jìng] 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7. 悄然无声[qiǎo rán wú shēng] 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8. 鸦默雀静[yā mò què jìng]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9. 万籁无声[wàn lài wú shēng]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10. 偷闲躲静[tōu xián duǒ jìng] 摆脱杂务,得个清静。
11. 屏声静气[píng shēng jìng qì] 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同“屏声敛息”。
12. 夜阑人静[yè lán rén jìng] 夜阑:夜将尽。夜深人静的时候。
13. 神闲气定[shén xián qì dìng] 指神气悠闲安静。
14. 娟好静秀[juān hǎo jìng xiù] 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15. 恭默守静[gōng mò shǒu jìng] 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16. 息迹静处[xī jì jìng chù]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17. 买静求安[mǎi jìng qiú ān] 指息事宁人,以图安逸。
18. 静极思动[jìng jí sī dòng] 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19. 仪静体闲[yí jìng tǐ xián] 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
20. 沉烽静柝[chén fēng jìng tuò] 烽火熄灭,柝声寂静。比喻边疆无战事

宁静是什么意思

宁静的意思有3种解释:
1.谓清静寡欲,不慕荣利。
2.安定。
3.平静;安静。
读音: [ níng jìng ]
注音:ㄋㄧㄥˊ ㄐㄧㄥˋ近义词:清静安定寂然安详安祥寂寞安谧静寂安宁平和安闲平宁
反义词:喧哗烦躁烦嚣喧阗喧嚣喧闹吵杂吵闹热闹喧腾嘈杂纷扰
扩展资料出处:1.《文子·上仁》:“非惔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
2.明 陈子龙 《蔡氏鼎易蔡序》:“壮不求仕,贫不问资,淡泊宁静,若将终身,则先生之得于《易》深也。”
3.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格言·姚端恪公》:“所谓闲者,少思寡欲,宁静恬淡而已。”
4.朱自清 《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5.刘白羽 《长江三日》:“现在,船上的人都已酣睡,整个世界也都在安眠,而驾驶室上露出一片宁静的灯光。” 6.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章:“这种鸟,不管在露水湿润的早晨,还是在宁静的中午和朦胧的月夜,听来都各有情趣。”

守静致虚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守住静的状态,空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原句出自于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

1、句中字词解释:

(1)虚:无物。和道家和佛家的"空“有些相似,是一种精神状态。

(2)静:同“净”。干净,纯净。

2、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白话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扩展资料:

赏析:

文中老子特别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他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发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在他看来,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规律。

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并且把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在这里,他提出“归根”、“复命”的概念,主张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这里是完全虚静的状态,这是一切存在的本性。

致虚极守静笃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为的是万事万物并行发生时,我用这种心态观察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

出处:先秦·老聃《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皮仿渗全乃天,天乃道,燃脊道乃久,殁身不殆。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万物纷纷芸芸,最终都将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静”,“静”就叫做复归本性。复归本性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扩展资料:

赏析:“致虚极”,“致”是动词,是做到、达到的意思,虚是无物,极是极致。“致虚极”,就是要做到空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虚”从道家角度来看和佛家的"空“有些相似,是一大如种精神状态,从现代科学角度看,是把自身对世界认知的主观意识去掉,达到空和虚的状态,才能够接受足够多的信息用以分析事物变化的真正规律。

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了,相信大家阅读完本文,可以更好的了解关于“守静是什么 守静是什么意思200字左右”方面的内容。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