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特产有:
1、南江翡翠米
南江翡翠米的特点是无污染、饭粒光亮油润、口感柔韧、略带糯性。南江翡翠米曾出口法国、古巴,并长期畅销于成都、攀枝花、甘南等地区,在周边市场更已成为人们的首选大米。
2、通江银耳
通江银耳是中国著名特产,通江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种食用菌的生长,是银耳的发源地。通江县有一百五十多年银耳栽培历史,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
3、南江大叶茶
南江大叶茶产于四川省南江县汇滩、流溪、元顶子山等高山茶区,产地森林环抱,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无公害。
4、巴中腊肉
巴中腊肉也叫巴山腊肉,是著名四川腊肉之一,腊肉选用巴山黑猪,味香可口,保存一两年不腐烂。巴中人每年小寒过后,家家户户都开始杀年猪,将所杀年猪加工成块,用盐浸泡半月,再吊在火塘上用柏桠枝烧火烟熏而成。
5、恩阳提糖麻饼
四川巴中恩阳镇的“提糖麻饼”是著名巴中特产。麻饼在恩阳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林家世代以此为业,提糖麻饼的制做工艺从古至今都是一线单传,从不外传。
巴中特产有巴州川明参、江口青鳙、通江银耳、大罗黄花、空山核桃等。
1、巴州川明参
巴州川明参系伞形科植物,广泛分布在巴州区海拔高度500—800米的丛林、山坡中。很早以前,巴州人民就发现了川明参植物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巴州川明参通体黄亮白润,形状细长规整,质地坚实硬脆,断面纹理清晰,粉质充足细嫩,其味甘甜,富含营养。
2、江口青鳙
春秋时期,范蠡《养鱼经》中介绍古代养鱼技术和状况的时候,有鳙鱼的记载;江口青鳙营养丰富,肉质坚实脆嫩、十分鲜美,鱼肉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较高的粗蛋白。
3、通江银耳
四川省通江县是银耳的发源地,中国银耳之乡,通江银耳因主产于此而得名,以其独到的质厚、肉嫩、易炖化和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而享誉海内外。
4、大罗黄花
大罗黄花,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大罗镇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大罗黄花”种植历史悠久,据《巴中县志》(1994年版)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鼎山大罗乡农民开始种植黄花,年产量约2000斤左右。大罗黄花色泽黄润,条形均匀一致,肉质肥硕,弹性强,油分大,香气纯正、浓郁,味道微甜、鲜脆,无异味。
5、空山核桃
空山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已有1500多年历史。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空山核桃果实外形呈椭圆形、圆形、果面较光滑、缝合线低平、仁色白、饱满,口感圆润清香、涩味淡。
巴中美食排行榜前十名:
一、青峪红烧肉
“洗净毛污切四方,熬糖和水拌成浆。味精盐蒜加黄酒,八角姜葱并辣王。肉块精烹十足味,火候恰当久飘香。蓬门偶有诗常驻,酒肆搜来喜若狂。”一道“青峪红烧肉”出锅。
二、巴中枣林鱼(船家子鱼)
船家子鱼精选巴河鲢鱼,以巴州腊肉、盐菜、南阳土豆、枣林大葱、黄姜为辅料,将腊肉烧至金黄,盐菜、葱、姜、蒜炒香,鲢鱼、豆瓣、泡辣椒炒至变色,加入大骨汤熬制而成。
三、唐氏秘制卤鸭
唐氏卤鸭在巴中远近闻名,选材恩阳本地散养鸭子,用老卤水精心卤制,所用的秘制香料流传近一百年;采用特殊的制作工艺使得卤鸭皮嫩而不腻、鸭肉瘦而不柴,老少皆宜。
四、白玉鱼汤
白衣河盛产鱼类,白玉鱼汤最初是年老体弱者及产妇恢复期间的饮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白衣全鱼宴”五六代传人精心改良后,制作出了选料生态、配料极简、汤鲜味美、汤白如玉的鱼汤。
五、巴山腊肉煨土鸡
精选巴山土鸡,以巴州腊肉为辅料,将土鸡、腊肉洗净入锅烹制后装盘即可,鲜香味美,让人唇齿留香。
六、南江黄羊汤
选用南江本地黄羊为主食材,用料考究,汤呈乳白色,色泽光亮,汤鲜而不膻、肉嫩而不绵,风味独特,是南江人引以为傲的“拿手”菜品。
七、诺水艄公鱼
诺水,即小通江河。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艄公长年生活在船上,时常下河撒网捕鱼,用花椒、干辣椒、盐菜、盐巴、腊肉和鱼一起炖煮,创作出了新鲜味美的“艄公鱼”。
八、巴山土猪辣卤拼
巴山土猪辣卤拼是卤水配方和现代烹饪相结合的代表,精选巴州本地跑山猪的猪尾、猪脚、猪嘴、猪耳朵,洗净飞水,以白芸豆、藕为辅料,卤熟切好摆盘即可,猪肉香浓,辣味适中。
九、正直品碗
品碗是正直十大碗的核心菜品,用豆芽或煮熟的竹笋作底,以用当地土猪肉手工制作的丸子为主,上面整齐排放猪肚片,口感滋润,香糯劲道,咸鲜味美,老幼皆宜。
十、江口豆花青鳙
“不食豆花鱼,不成宴席”,平昌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沿江的渔民以船为家、以鱼为食,再加上自制的豆花,烹制了许多种类的鱼餐,以江口豆花青鳙鱼为代表,被誉为美食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