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我的孩子的话,我不会让他继续参加。
我认为的兴趣班,就真是的应该为兴趣和快乐而存在的。但是现在的兴趣班,更多的是让孩子变得更像家长想要的那样。女孩子家长都会逼迫去学习跳舞,从小就要受到非常苦的练习。很多家长也会让他的孩子学习一项古典乐器,认为这样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甚至会考虑在未来,让孩子可以通过这些才艺考大学。
这个逼迫的过程,孩子会很痛苦。因为孩子从小的天性就是坐不住,难以全身心的投入一件他不喜欢的事情。我以后会让孩子自己选择他喜欢的东西,只要积极健康他选择什么兴趣爱好,我都会全力支持他。
当然,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长的逼迫下成功的。郎朗就是在家长的压力之下成才的。他是我们熟知的国际知名钢琴家,在海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是获得过很多得国内外的音乐奖项。
他的自述,就是说从小被自己的父亲逼着学习钢琴,他自己很多时候都是想逃避学习。但是因为父亲的严厉,自己也是只能咬牙坚持。现在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就,十分的感激他父亲当时的管教。
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是郎朗。在《狗十三》当中,女孩就是被父亲完全的扼杀兴趣。女孩不喜欢学英语,但是因为老师的不断压力,还有父亲的坚持,让女孩只能放弃自己的科技兴趣,去参加英语班。从此女孩就非常的讨厌了英语。还对自己的父亲很失望,更多的是害怕自己的父亲。
孩子们都在父母的压力之下,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模样。这是一种家庭教育的悲剧。
我建议报兴趣班,首先兴趣肯定是越早培养越好的,同时也可以提前发掘是否有天赋。另外,兴趣班不一定说要作为将来升学的跳板,毕竟未来去应聘有一定特长也能被领导欣赏。同时兴趣班也能结交一些朋友,让孩子更加外向,以及自信。在学校的时候,也能有一定的拿的出手的才艺,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说,家里条件不错,我还是更加建议报一个兴趣班,如果说孩子自身喜欢那就完全没有问题。毕竟自信也是从小树立的。
肯定的
一、如今的社会,“内卷”已经无处不在了,就连现在的小学生初中生都是“十八般武艺”,你不学习,别人在学习,你不会的才艺,别的小朋友会,所以很多家长是基于一种“跟风”的心态把孩子送去各种兴趣班、补习班。
当然,我再重申一下,我是支持“兴趣班”的,对于我来说,我就觉得如果我现在会一门乐器、会一项有技术含量的运动,我肯定会感谢父母在我小时候将我送去“兴趣班”,不管我当时是否抗拒,现在肯定是感激的。
二、“兴趣班”多多益善?答案是否定的,我肯定“兴趣班”的重要性,但是现在小孩子的书包越来越沉了,学业也越来越重,一两个“兴趣班”当作一种调剂,培养一种兴趣是件好事,但是一旦过多,就会变成一种负担。
另外,我觉得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拥有探索这个世界的兴趣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不要为了学本领而学本领,不要填鸭式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