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练正楷比较好。
初中生先练正楷,再练行楷。可以说把字写正很容易,把字写歪很难。这是书法用语。把字写歪也就是行书,歪而稳,也就是欹正。那是一辈子的事。初中生练了一段时间的楷书之后就可以练行书了。练太久的楷书一个人的书法理念会僵化。
比如二田书法,楷书只是字,而不是书法。练好行书才是书法。书法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和学问,要想搞好,必须刻苦练习,持之以恒,坚持一生。除了有决心有信心以外,就要随着水平的不断增长,不断地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修养,这对学好书法都是有作用的。
学习书法的好处如下:
1、学习书法能够静心养气,有益于身体健康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的训练,有益于大脑的生长发育。练字时,人体的指、腕、肘、肩、臂等都随着笔画的书写有节奏的运动,各种器官都得到相应的锻炼。
2、学习书法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从最初文字的形成,到书法艺术的日臻完善,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史。在这悠久的语言文字长河中,各朝各代均出现了许多书体不同、风格迥异、品学兼优的大书法家,无论是他们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还是他们做人的准则,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3、学习书法,可以丰富学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好书法,必须以丰富的学识为基础,学术除品高以外,由学书而悟到读书更重要。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在学习识字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把字写得更美观而又合乎规范。
4、通过学习书法,能促进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
书法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需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并要脑、眼、手相应,准确控制用笔的轻重缓急,这样久而久之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
一、小学生应先选择楷书字体学习,不适合选择行书字体。
楷书是一切字体的基础、所有书法好的人楷书肯定都很漂亮、应该等楷书学到可以的程度再练习行书、这样才能使字真正写好、等学习行书后,可适当加入自己的个性、写出自己的风格。
二、中学生或成年人则选择行书字体(含行楷)练习更合适。
为什么中学生学行书更合适呢?
因为在中学阶段,书写速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由于作业量、笔记量等都比小学阶段多,如果还写楷书字体的话,难免来不及,这个时候最容易造成瞎写——字写得很潦草(楷书的连写),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小学时字写得还行,上初中后,字写得不好的原因。显然,行书书写速度比楷书快多了,因此它更适合中学生学习。”
成年人也一样,而且写楷书字体,还会显得幼稚,行书字体就相对成熟多了。
有些人也许会问:“为什么不可以学草书,草书不是比行书更快吗?。”草书的确更快,但绝大部分草书难以辨认,所以并不实用。行书则不同,只要不是行的莫名其妙(楷书的连写),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轻松认识,别说是老师,很多小学生都认识。
如果你的字已经写得不错,想进一步提高,迈向书法阶段的话,选择范围就很广,常见的比如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字体都可以,你可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字体来练习。
楷书。
原因如下:
1、首先从难易程度来排序,相对于行书、隶书、小篆等字体而言,楷书最简单,最实用,对于小孩子来说,肯定从简单的,最实用的开始练字,这也符合教育部门对小学生练字要求的基本规律。
2、楷书都是比较基础的,笔画和架构变化不刁钻,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
扩展资料:
把一个字比作一台机器的话,要先把“零件”加工好,也就是把基本笔画练好;然后把各个零件组装成部件,这个过程就是把笔画组成偏旁部首;最后把偏旁和部首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字。也就是说,要先把笔画练好部首和偏旁才能写好,部首和偏旁练好了才有可能把字练好。所以说,楷书是练字的基础,而笔画就是基础的基础。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好看而又有章法。
小学生练字正确步骤:
先正双姿
一练基本笔画
二练笔画顺序
三练偏旁部首
四练字形结构
五练章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