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读后感
李白的诗,多是含有浪漫主义的诗风。可这篇行路难,却是描写了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这篇诗,乃是诗人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中的第一首。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朋友对李白的深厚友情,不惜花下重金,为李白饯行。而之后却是写人生路上的艰辛与无奈,整首诗形成了鲜明而又强烈的比对。
我觉得这首诗,不光是写事,更是一种道理。或许“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就是这首诗的真实写照吧!朋友是永远的,他为了自己不会去吝惜那一点点的钱财,这样的人才是好朋友吧!
当走出被友情,亲情包围的圆圈,迎来的只是凛冽的苦风而已,这些风风雨雨或许是道路上的磨砺,但也会是阻碍成长的困惑。当没有了朋友的劝告,当只能用自己的感觉去做事的时候,这又是多么的无奈……
伟大的诗人李白,所描述的并不只是“行路”,那更是做人!在羽毛尚未丰满的时候,脱离友爱,亲情的怀抱,后面的日子是多么的艰苦啊!
也许,在那时,诗人所期望的不是荣华富贵,而只是一句关心的话语吧……当挫折和困难来袭,万千宝物都不如一句问候,一双拉起自己的双手,因为那不光是“情”更是鼓励和对激进啊!
其实,这也是要告诉人们,无论去做什么,都要做好一种准备,准备好去迎接千辛万苦,与道路上的风风雨雨!离开了家,挫折与困难似乎变成了家常便饭!没有家的温暖,就要学会自己去面对,面对一切,学会收起自己的眼泪。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
苦难磨砺人生,在困难面前,任何求助都是没有作用的,只能靠自己,扬起风帆,与困难抗争,认为这道关卡太难,那是因为自己还很弱。“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不要畏惧,家人会给你力量;不要害怕,相信自己的努力!车到山前必有路!加油!离开了温暖的怀抱,只有靠自己坚定不移的心来走过这条崎岖的道路!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无论未来的路有多长,多崎岖,只要扬起自己的帆,船总会凭自己的努力冲破波涛,驶向彼岸!!!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诗词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词读后感1如果说中国是诗的国度,那么唐诗就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高峰和瑰宝。唐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那简洁而又生动的语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曾经的历史文化。
可以说《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历久不衰的一种唐诗选本。作为展示唐诗精品之作,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所选的诗体式全面。五言的古诗、律诗、绝句以及七言的古诗、律诗、绝句、乐府,均分门别类地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
第二、所选诗的作者不胜枚举。既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杜牧、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侣、歌女,甚至无名氏等“小家”。
第三、所选的诗琅琅上口,易于成诵。如《游子吟》(孟郊)、《草》(白居易)、《春晓》(孟浩然)、《静夜思》(李白)、《江雪》(柳宗元)等。这些诗意境优美,咏吟谐和,上至垂暮老人,下到黄发孩提,都能张口吟诵几首这样的千古绝唱。
第四、所选的诗取材广泛,不拘一格。既有描写自然风光的,如杜甫的《望岳》;也有展示田园风情的,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既有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如杜甫的《兵车行》;也有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既有描写归家时的复杂心情,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也有描写君王爱情的悲剧,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从市井风情到边塞风光,从生活琐事到国恨家愁,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本书是应有尽有。
每一首诗出自不同诗人的笔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灯,风雪中的煤炭,时时帮助着我们,温暖着我们;它像老师,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时刻教导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每一首诗都是那样耐人寻味,每一首诗那样含义深刻。拿起《唐诗三百首》再次细细品读,我发现: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寓言故事,都在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品读书中的古诗,能让一个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让心灵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总之,我觉得《唐诗三百首》这本书将唐代诗歌的精华,永远地留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我很感谢这本书的编者,为我们奉献了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粮。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一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吧!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峰巅,是一代文学的标志。
诗词读后感2唐诗与宋词,两颗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熠熠生辉的璀璨珍珠。几千年来,其高雅的文字,精美的词句,不知令多少人心醉不已。
本书中,于丹教授就以她淡雅隽永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一个又一个藏在那瑰丽词句背后的动人故事。本书分为春、夏、秋、冬、月词、酒赋等几个篇章。几乎每翻一页,我的心情就激动一分,我真的没想到,平日里读来,不过尔尔的句子,竟有那番千回百转的滋味。
南唐后主李煜的千古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可多少?记得我很久以前就读过这首词,当时只不过以为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哪知,李煜这一问,乃国仇家恨尽问天的'悲愤与不甘,真可谓是笔力千钧。再言温庭筠的词,人道温词是浓妆贵妇,极尽艳丽之能事,可他却也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高格词调。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将这一句视为做学问的第一境界。想来也是与做学问中的某种境界相通吧。
就我个人而言,在宋词大家中,我欣赏柳永的词脉章法,也爱东坡的意韵高拨,在《定风波》一词中,东坡所述:“回首何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让我对这位千年前的古人心生敬佩。说起苏轼,不禁想起另一位豪放派大家,辛弃疾。在世人眼中,稼轩永远都是一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大丈夫模样。谁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丽质天成的佳句出自他手。但是又有谁知他“把吴钩拍了,无人会登临意”的寂寞。假设“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仙李白能与稼轩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他们俩肯定不会写出这么多自剖心迹,流芳百世的佳句了吧!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越剧《牡丹亭》的唱词让我生生想起了陆游的钗头凤。这戏台上才有的动人故事,被主人公陆游写的字字泣血,如哭如诉。“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柳永的词以婉转居多,像那“多情自古诉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道尽了离别久哭。可他也有“蝶恋花中,拟把疏枉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夜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坦率直白,不禁叫人心生怜惜。
关于宋词,我真的说了很多,可唐诗,我认为骆宾王写的寥寥十字足以概括人生的种种境遇。“昔时人没处,今日水犹寒。”
感谢,感谢这本书让我平凡的暑假生活变得不平凡,让我不至于再次发出“人生长恨水长东”的莫名感慨。
诗词读后感3上星期拜读了这本,心中一丝明悟些许感触,却无法言表。与其说于丹的这本书是在给诗词做诠释,倒不如说她其实就是在写诗。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诠释书中千古名句,无时不让人感觉读书是一种享受。书中从春风盎然,写到秋雨惆怅;从明月思乡,写到斜阳感伤;从田园的惬意,写到登临的豪放;从抚剑的豪情,写到把酒的放荡。原来真的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无论是古人的诗词还是于丹的文字,读过之后让人发现,原来诗词居然离我们这么近,年华有限,但是诗意无穷。
重温古诗词,让我又一次重新找回了诗意的人生,诗意的情怀。诗意如风潜于心。风起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刘邦那种:“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迈。
花开的时候我便会想起杜甫的那种“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的《江畔独步寻花》的惬意。
雪纷的时候我也会想起柳宗元的那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寂寞。
月明的时候我更会想起,苏轼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旷达。
风花雪月全入诗,春夏秋冬皆成诗。总之世间一草一木、万事万物都蕴涵着诗意,人生处处都充满了诗情。在我诗意的人生里有着风花雪月的浪漫情怀,还有对悲欢离合迷惘伤怀,也有着对春夏秋冬眷恋缅怀。有着追求的无奈,执着的忧伤,适时地感动……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人生这首长诗内容,韵味和意境。不管怎样我都希望把它写得内容丰富,情节动人,意境优美,韵律铿锵,合辙对仗。
我喜欢这诗意的人生,喜欢诗意的的幸福生活,喜欢诗意的风花雪月,喜欢诗意的悲欢离合,更喜欢诗意的男人和诗意的女人。诗意的人是一种浪漫丰富充实愉悦人,诗意的人是一种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人。
诗意的男人是豁达超拔的男人,是洒脱奔放的男人,是真诚善良的男人,是丰富深刻的男人,是乐观向上的男人。这样的男人站起来如一道山伟岸不屈,顶天立地。躺下了如一条河淡定从容,渊源流长。
诗意的女人温柔善良的女人,是热爱生活的女人,是健康快乐的女人,是优雅自信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如绽放的鲜花恬美馥郁,如林间的清泉清澈纯净。她们犹如一道令人迷恋的风景灵性自然,含蓄纯美,她们懂得爱和被爱。她们质地如蕙、心思如兰,品位高雅,内涵丰富,时时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神奇魅力,犹如一首韵味十足的诗,让人百读不倦,回味无穷。
人生如诗,生命如诗,生活中处处都有诗。面对如诗如画的生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不活出一个诗的境界和诗的韵味出来的。面对诗意十足的世界,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首美丽隽永的诗篇,让生命更诗意,使这个世界更诗化。
诗意的人生是对真、善、美的升华,是对假、丑、恶的鞭挞。诗意的人生浪漫温馨的人生,是激扬向上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人生!在诗意的人生里想爱你就大胆的爱,有梦你就尽情的追,投入的活一次,潇洒的走一回。让这首人生的诗篇更加的精彩完美!
长相思·其一》 作者: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句。诗里的悲苦,诗里的惆怅给人深刻印象。每个人对登高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想。为您我整理登高读后感,欢迎阅读。
登高读后感(一)
这首古诗好象为我写的。壮志未酬身已老,且最早有这感触的到是那回醉死在东陵大门前,门前落木萧萧下的霞光,还在那儿等着些过往的象长江滚滚来的殷殷学子。秋高气爽的日子,自以为是的气度不凡的人啊,有几人知自己是萧萧下的落木;而些人,早无尽长江滚滚来的,用利己手法铺垫好了他们令壮志的人去未酬的道路。
而我,在那好象大青门前,看到的仅是落木的萧萧和那些单纯的学子。在那儿,豆蔻年华的情开始蒙动,我喜爱的她傻傻的酒窝儿,把我迷惑。最好的最早的写作动力和源泉,在那里出现;而同时我却有回光反照的感触,那就是落木萧瑟的把霞光递给了我,其实,是在影子般的提示我的人生坎坷。
我的人生坷坷绊绊的在儿时过来。那时最早的落木霞光,该在那次四,五岁的幼儿园我一人过小马路,挨骑车的碰的路边;围观的一邻里小哥,把我伤口包好且用大前门牌香烟纸包的。当时疼到我有种无尽长江滚滚来的感触;妈值晚班,爸却出差了,大一岁的姐却在农村。而我被妈挂在脖子上的大小门药匙,却早甩在我脖后;这样我昏迷在大门外点起了几根火柴,看到了今生确信无疑该走的路就是苦不堪言的道路,就是金光闪闪的学以致用的苦坐舟,也是独臂滑行一路挨整;也看到了学校里朗朗读书声也淹没不了那些拿孩子们前途当儿戏的,可让孩子们落木萧萧的毒鞭的。
读书后萧瑟的人生确实开演了。虽然早已是80年代啦,那饿死鬼的教员的鞋子,妈在春节时都给送过,爸都被妈欺负的象长江的纤夫,却还督促我和姐读书。而我看到了爸对我们的无尽长江滚滚来的期盼,期盼在目前实现;而目前的事业和家庭的小收获更离不开打小到今的,那些萧瑟的路程!
《登高》这诗在杜甫夔州滨临长江登高而作,那是何等意境!唯独我巧的是头些年,坐那趟翻山越岭的玩命面包车里,驾驶员带我们这些?白领?出差学习的,神学于黄山风景区萧瑟落木彩云间;那时,更怕挨整下崖下的高干们,带着孩儿落木的哭了!!
而我冷汗流尽后,神般添了些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人生的心!写到此,弯弯腰,看看落木萧瑟的冬首;而这时妻儿开使了晚上该做的事,妻在洗衣服,女儿在写作业。
登高读后感(二)
昨天到今天,他在漂泊。今天到明天,他注定还要漂泊。一颗孤单的心灵漂泊到了每一处大唐角落,处处留下他艰难的脚印。一路走来,他步履蹒跚;一路走来,他踉踉跄跄;一路走来,他孤苦、伶仃、落寞。他活得太忧太愁,可我依然从心底对他产生敬佩之情《登高》让我心里涌起万丈波澜?
一路走来,他虽无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感慨,没有李白的潇洒,可他何尝不活得充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他受尽苦难,饱尝人间辛酸。半聋、偏瘫、肺病,这些全让他一人肩负,他太不幸。可他并未放弃,无论何时,心系祖国、心系百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在自然中,每个人都很渺小,杜甫亦然。在空中徘徊,寻家的鸟儿正如杜甫,可杜甫却连家在哪儿也不知道,谈何?寻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盘旋在空中,要归落了。可对杜甫他该归到哪儿?对他,无法让人高呼:落叶归根喽?在哪个悲凉的秋天,杜甫的生命也达到了秋天,让人心中撩起一股无名的感觉――是同情,是悲,我也分辨不清。我只明白,杜甫真的很苦,如果说李白为中国文学有很大的影响,那杜甫何尝不是,没有杜甫,谁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谁控诉:?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登高读后感(三)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
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 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写山为远望 ,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 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 ?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 登高 ?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 ,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 ;?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 :?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 ,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登高读后感(四)
渐渐地,我走入了杜甫的世界,亲受了"登高"的复杂情感和雄浑自然的意境.
"风急天高猿啸哀,褚清沙白鸟飞回."我低吟着,沉思着,眼前一片茫然.渐渐的,我看清了水中的小洲,因风雪侵蚀,露出了惨白的颜色,她是这样的清冷和寂静.一群鸟在风中飞舞盘旋.看,那边还有一只,孤独单调的身影在瑟瑟秋风中微微颤动,摇摇晃晃.这时候又一阵急风迎面吹来,打痛了我的脸,却显得有些清爽,长吁仰视,天空是如此的高,一种无尽的高深.耳边时不时传来那恐怖的猿声.细听,不是恐怖是凄凉,近乎一种绝望的嘶叫.我不知道这边的风景是如此冷僻,让我有点开始伤感和惆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时我换了个方向,我受不了刚才看到的那片情景.那猿啼和鸟舞还在脑海里反复翻滚,我又一次长舒了一口气,抬头仰望天,天还是那么莫名的高远,却瞥见眼旁的树叶悄然落下,在风中飞舞折腾了一下,又安稳地落向地面.一片接着一片,似乎在我的注意间,每一片叶子都有落的趋势.我漠然的望着这一张又一张曾经生命灿烂的黄叶,不禁心头莫名涌上一层激动,低下头去,俯视着眼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读着诗,望着长江滚滚东流,一种浑厚奔放的情感在全身上下翻滚,激荡着那颗苦闷的心.
突然,我听到似乎有人在吟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那是杜甫,望着那老病孤愁的他,想到常年飘泊的他,不禁一阵苦楚压上心头.是啊长期的飘泊流浪,居无定所,使这位有志不得伸的文人历经坎坷,逐渐衰老多病,以致于在这儿孤独的望着天,对着江,释放出他的压抑和苦闷.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登高》的尾联,也是我情不自禁大声吟诵的一句.我最终还是压不住内心的惆怅和同情,帮杜甫完成了宣泄.多年的困苦和压迫,多年的磨难和委屈,让这颗曾意气风发的豪壮的心低落到深渊的谷底.让曾经年轻的脸上多了两鬓白发,借酒消愁本是一种安慰,谁知"新停浊酒杯"却无情的再一次将他拉入沉郁不舒的情感谷地,这时,我好象窥视了他的心,一阵隐痛也涌上来.
这时的他是孤愁的,无助的,内心是复杂的,然而这时的我更是伤感的,悲痛的,内心更是复杂的.因为仿佛我就是杜甫,我已度过了艰难的岁月,正在这里尽情宣泄自己的内心.我会记住这一刻的,记住这一首曾经让我沉迷挥泪的《登高》.
空旷的山野传来阵阵吟诵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我看到了一种真正的沉郁,一种撕心沉沦的沉郁.
登高读后感(五)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漂泊难寻觅。
空旷的天空,
回旋飞翔的鸟儿。
凄冷的秋风,
吹起枯叶漫无边际的飘飞。
一湾清澄的流水,
带着对大海的向往,
潺潺东流去。
小雨霏霏落下,
残花纷纷扬飞。
两岸高猿长啸,
空谷传响。
登高白发潦倒,
飘泊无定。
哀草凄迷,
百花凋零。
西风小摇落,
洁露为霜涵掩繁华景。
渐冷,秋老。
落木窸窣声。
江水逝者如斯。
惜,韶光易逝。
叹,人生苦短。
恨,无可奈何。
夕阳老去,
西风渐紧。
随风飞舞的蓬草,
飞到万里之外。
落叶没有哀愁,
他懂得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言秋日胜春朝。
登高读后感(六)
今年的的秋天格外萧瑟。天显得那么高远,秋风急得要去与朋友团圆。而我,站在这山颠看着这一切,感受着秋的寒意。
远处的河洲清清,沙岸上空有群群的白鸟低空回翔,相依相偎。惟有我只身一人,听着猿的哀啼替我诉说着无尽的心事。抬头,那叶一点一点凋零,那也一片一片落下,悄无声息。可,又被无情的秋风卷起,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直到消失在我的视线中。低头,长江奔流不息,江水翻滚,澎湃,四溅,不停向前。谁知到那里是否有尽头,是否有人正和我有一样的感受?我只身一人在万里外漂泊,常年客居他乡,中秋节只能仰天长望,糟酒下肚,只为忘记孤独。
自晚年来,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今日还能独自登山,我深感万幸。时世的艰难,生活的困苦,让我恨得鬓发早已如霜般苍白。可谁能懂?而今,将酒举起,却只能停在嘴边。我的身体已经接受不了了,连着糟酒都不能喝了? 现在在这高山之上,看着空旷辽阔的景色,看着秋的凄凉,我的心疼痛不止。这愁苦寂寞的心,唉?
登高读后感(七)
那时
我稳健的涉江而来
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态使我狂放
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感依旧回荡
啊!白雾茫茫
如今
我却悄悄地涉江而去
?孤舟一系故园心?的忧伤
?丛菊两开他日泪?的惆怅
让我又何去寻找那遗失的梦想
啊!小河泱泱
明天
我又将何去何从
那百年多病独凳山的凄凉
那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悲怆
啊!萧萧落木
原以为会将人生涂上色彩
到头来却依旧是那段无辜的空白
?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无奈
?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愁咽
回首我那**的昨天
也许我所要做的是在记忆狂荡的海边
不断捡拾被时间所遗失的贝壳
那份悲伤与惆怅
那份迷茫与张望
湖边,湖边,风轻轻
湖岸,湖岸。景依然
而我却要在这寂寥的秋风中
继续的沉思,继续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