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补习班人满为患,真的是因为小学课程太难了吗?

补习班人满为患,真的是因为小学课程太难了吗?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5-10
  • 发布时间:2024-05-13 12:20:19
有长期陪读经验的家长,或是仔细阅读过小学教材内容的家长就会发现,其实小学的课程真的不难,浅显易懂,符合大部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真正难的是考试和分数结果,这也是补习班人满为患的主要原因。如果小学阶段的考试内容完全按照教材大纲来规划和布局,大部
内容详情

有长期陪读经验的家长,或是仔细阅读过小学教材内容的家长就会发现,其实小学的课程真的不难,浅显易懂,符合大部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真正难的是考试和分数结果,这也是补习班人满为患的主要原因。

如果小学阶段的考试内容完全按照教材大纲来规划和布局,大部分小学生都可以拿到满分或者比较高的分数,起码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不会那么大,那家长们就没有必要为孩子们的成绩而四处奔波了。

比如一个班级有50个学生,90分以上的有40个人,80分到90分的有10个人,这样的“二八定律”无疑会让补习班门可罗雀。

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个班级50个学生,90分以上的10个人,60-90分的有40个人,这样的“二八定律”势必让补习班门庭若市。

学生之间考试分数和成绩排名的巨大落差是家长们产生心理落差的直接导火线,也是补习班遍地开花,人满为患的先天土壤。

试想一下,有3个学生,一个考98分,一个考97分,一个考96分,这3位家长会因为一分之差而让孩子去参加补习班吗?如果把这3位学生的分数用同样的“优秀”两个字来评价,或者A+来评价,而不体现具体分数,家长之间还会有那么多攀比吗?还会有那么多焦虑吗?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财富分配均平,便无所谓贫穷。这个道理套用到学生和家长身上,也恰如其分。如果所有的学生成绩都比较平均,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没有优生和差生的区别,便无所谓补习不补习了。

因此,补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弥补成绩上的巨大差距,如果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缩小到无关痛痒的程度,那补习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

一、写作业之前,先进行十分钟亲子沟通,有的放矢的了解孩子当天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每天放学回家,先不要急着让孩子马上写作业,抽十分钟时间和孩子聊聊当天的学习情况。

有三个必问的问题:

今天在学校遇到什么开心的事?这是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今天老师教了什么有趣的新知识?通过孩子的复述,判断孩子上课是否有认真听讲,对新知识是否掌握;今天有没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帮助的?以此判断孩子在学校有没有遇到一些人际**。

二、有序的环境和安排,提前排除写作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1、让孩子的书桌有序而简洁。

在孩子的书桌上,不要摆放过多的杂乱物品,拿走和学习无关的东西,确保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专注,不分心。

2、客观评估写作业的时间,建立学习秩序感,提升孩子学习的自律性

在孩子写作业之前,家长可以根据孩子作业的量,客观的评估孩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完成,然后把这个时间告诉孩子,提醒孩子不要一边写一边玩,否则就要写很久,连睡前亲子游戏的时间都没有了。

让孩子养成高效的时间观念。

3、在孩子写作业之前,约法三章

写作业之前,先解决所有的生理问题:喝水、上厕所、吃东西等,排除写作业过程中各种作的理由;和孩子约定好:把自己会写的先写完,不会写的作业,先放着,等全部做完之后,再和爸爸妈妈一起研讨。避免孩子每隔三分钟叫一次妈妈。家长一定不要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唠叨和催促!催促不仅会带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同时会因此打断孩子的学习秩序,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也不要在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一会进来看一眼,一会进来送杯水,不要在过程中打扰孩子。

注意:假如我们发现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走神、分心,这个时候,也不要急着批评或者责骂,要先观察,观察孩子到底是真的在发呆,还是在思考。

如果是在思考,就不要打扰孩子,如果思考的时间过长,可以走过去,小声提醒一下:是不是遇到困难了?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先放着,把会写的先写完。缓解孩子的压力和焦虑,让孩子在学习中尽量保持愉悦的体验。

如果确定孩子是在发呆走神,可以走过去,轻轻的敲敲书桌,无声的提醒孩子要认真。

三、在辅导孩子学习困难的过程中,家长的方法更重要。

当孩子把作业当中,会的全部写完,剩下不会的时候,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对这些学习中的困难。

很多家长比较习惯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遇到的困难,要知道,很多知识在家长眼里,很简单,但是对于孩子来讲,也许就是无法克服的难关。

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有三个原则:

第一、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 ,而是应该先询问孩子哪里不懂;

第二、家长要正确评估造成这个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给孩子一点点思路和提示,帮助孩子分解一下这个学习关卡,将一个大困难,分解成几个小困难,再让孩子自己去思考。

第三、当孩子通过一个一个小困难,逐渐克服,最终解决了这个学习关卡之后,家长要继续布置一到两道同类的题目,来强化孩子的理解,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

四、最后,家长通过辅导家庭作业,要帮助孩子养成:先复习,再写作业,最后检查和预习的高效学习习惯

1、写作业之前,5分钟复习

复习的过程,家长需要参与。家长可以通过提问、互动的形式,检查孩子对当天的知识是否真的掌握了,同时可以预测孩子在家庭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2、写作业的过程中,家长不要陪同在旁边,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根据之前的约法三章,已经和孩子说好:把自己会的内容先写完,不会的作业,可以留着等结束的时候,和家长一起谈论。

这样的约定,可以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心态更为轻松,不会因为有压力而进行逃避和拖延。

3、检查和预习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当孩子全部写完之后,让孩子养成自己检查的好习惯:有没有漏写?有没有写得不清楚?有没有错?

等孩子检查完之后,家长再进行复检。

检查完全部作业之后,要孩子花5分种时间看看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简单思考一下,这些内容自己能不能理解,对于自己感兴趣,但是又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上笔记,以备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格外注意听老师讲解。

所以,给孩子辅导家庭作业,令家长鸡飞狗跳的,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没有帮助孩子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只要方法对了,任何时候,学习对于孩子和家长而言,都是一种因为挑战成功,而获得发自内心的自信和愉悦。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