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处不是很大,毕竟小学生下课时间早,作业不多,晚上9点前肯定都能写完。10月29日,杜南记者从浙江省教育厅获悉,《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发布并宣布了33项减负计划,其中规定小学生经父母确认后,可拒绝在晚上9点完成剩余作业,初中生可在晚上10点完成剩余作业。
这一次,《方案》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规范考试评估,深化教育方式改革,规范中小学招生,规范校外培训和中小学竞赛活动管理,落实家庭教育责任,强化**责任。在作业方面,《方案》提到将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各个学科的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由学校的年级组作为一个整体来调节和控制。作业难度不得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业时间应参照班上的中学生来控制。指派学生做作业的老师必须选择,先做,然后分批完成。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
《方案》特别指出了作业时间,如果小学生不能在晚上9点之前完成作业,初中生不能在晚上10点之前完成作业,他们可以在家长签字确认后拒绝完成剩下的作业,教师不允许处罚有这种行为的学生。此外,《方案》打算要求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中小学设立的班家长由班主任统一管理,不超过一个班。停止把学生的作业变成父母的作业,或要求父母检查和纠正作业,不要把作业分配给父母。作业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此前报道称,上海市教委在9月份发布了《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措施》,规定了许多要求,如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使用尚未提交审查的学习应用程序,不要求家长代表他们修改作业。除上海外,杜南记者注意到,陕西、黑龙江、广东等地纷纷出台政策,加强作业管理,有效减轻中小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其中,陕西省和黑龙江省加强了家庭作业总量控制,积极实施“无家庭作业日”,广东省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分配书面作业。
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因此晚上九点以后应该避免做作业。以下是一些减轻小学生负担的建议: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学校和家长应该合理规划小学生的作业时间,避免安排过多的作业和课外班,确保小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游戏和社交活动。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育小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鼓励他们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减轻小学生的压力和减少家长的监督和干预。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学校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课程设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合理设置学科内容和课程难度,避免过度追求学习成绩而忽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家长参与: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适时给予关爱和支持。
睡眠充足:保证小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保持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睡前适当的放松和冥想,帮助小学生放松身心。
总之,减轻小学生的负担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合理规划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