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学进制转化了。
二进制是六年级学的,二进制在数学和数字电路中指以2为基数的记数系统,以2为基数代表系统是二进位制的。
这一系统中,通常用两个不同的符号0(代表零)和1(代表一)来表示。数字电子电路中,逻辑门的实现直接应用了二进制,因此现代的计算机和依赖计算机的设备里都用到二进制。每个数字称为一个比特。
简介
在基数b的位置记数系统(其中b是一个正自然数,叫做基数),b个基本符号(或者叫数字)对应于包括0的最小b个自然数。
要产生其他的数,符号在数中的位置要被用到。最后一位的符号用它本身的值,向左一位其值乘以b。
小学生怎么理解二进制如下:
小学生可以理解二进制是一种计数系统,它只使用两个数字0和1来表示数值。在二进制系统中,每个数字位的权值是2的幂次方。例如,二进制数1101表示的是1*2^3+1*2^2+0*2^1+1*2^0,即13。
1、什么是二进制?
二进制是一种计数系统,它只使用两个数字0和1来表示数值。与我们平常使用的十进制系统不同,十进制系统使用十个数字0-9来表示数值。二进制系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计数系统,因为计算机中的所有数据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和处理的。
2、二进制的原理
二进制的原理是基于权值的概念。在十进制系统中,每个数字位的权值是10的幂次方,个位的权值是10^0=1,十位的权值是10^1=10,百位的权值是10^2=100,以此类推。而在二进制系统中,每个数字位权值是2的幂次方,如个位的权值是2^0=1,十位的权值是2^1=2,百位的权值是2^2=4,以此类推。
3、二进制的转换
在十进制系统中,我们可以将一个数字转换为十进制表示法,例如将13转换为十进制表示法就是13。同样地,在二进制系统中,我们可以将一个数字转换为二进制表示法。如将13转换为二进制表示法就是1101。转换的方法是不断地用2去除这个数字,直到商为0为止,然后将每次的余数从下往上排列即可。
4、二进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二进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计算机中的所有数据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和处理的。例如,计算机中的内存和硬盘存储的数据都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计算机中的处理器也是通过二进制的方式进行计算和运算。因此,理解二进制对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非常重要。
5、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在计算机中,经常需要将二进制与十进制进行转换。将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可以通过将每个数字位的权值相加得到。将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可以通过不断地用2去除这个数字,然后将每次的余数从下往上排列得到。
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由德国数理哲学**莱布尼茨于1679年发明。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进制系统,数据在计算机中主要是以补码的形式存储的。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则是一个非常微小的开关,用“开”来表示1,“关”来表示0。
二进制的“00101000”直接可以转换成16进制的“28”。字节是电脑中的基本存储单位,根据计算机字长的不同,字具有不同的位数,现代电脑的字长一般是32位的,也就是说,一个字的位数是32。字节是8位的数据单元,一个字节可以表示0-255的十进制数据。对于32位字长的现代电脑,一个字等于4个字节,对于早期的16位的电脑,一个字等于2个字节。
扩展资料二进制数只有“0”和“1”两个基本符号,易于用两种对立的物理状态表示。例如,可用"1"表示电灯开关的“闭合”状态,用“0”表示“断开”状态;晶体管的导通表示“1”, 截止表示“0”;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电脉冲的有和无、脉冲极性的正与负、电位的高与低等一切有两种对立稳定状态的器件都可以表示二进制的“0”和“1”。而十进制数有10个基本符号(0、1、2、3、4、5、6、7、8、9),要用10种状态才能表示,要用电子器件实现起来是很困难的。
参考资料:
《数的产生》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的一课,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欢迎借鉴!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的历史,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学习难点:
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1、数的产生。
提问: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技术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但是那时候的人们开始只知道“同样多”、“多”、“少”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来数物体的个数,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人们是怎样记数的吗?课前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数是怎么产生的?(学生介绍)
老师边出示课件边讲述数的产生过程。
你们觉得这些计数方法怎么样?(这样太不不方便了)
师:计数法现在看来很麻烦,但在当时数还没有产生的情况下,能创造这样的计数方法,已经很了不起了,表现出了古代人们的智慧。
2、各国的记数符号:
师: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课件演示)随着文字的发展,后来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请看这分别是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还有印度数字和***数字。
你知道***数字是哪国人发明的吗?
小资料:3世纪时,印度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数字,后来这种印度数字传到了***。12世纪时,***商人又把印度数字带到了欧洲,欧洲人称它们为“***数字”。这样人们误认为这些数字是***人发明的,所以才叫***数字。
3、自然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经过很长时间,才产生了现在这种通用的***数字。(课件演示***数字)(板书:1、2、3、4、5、6、7、8、9、10、11……)这些数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它们叫自然数。
人类开始只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数字计算的发展,才出现了“0”,同桌讨论一下:0是不是自然数呢?(“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学生回答后板书:0)
师:学生独立看黑板观察、思考、交流一下。 思考题:
1、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从小到大)
2、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几?
3、最小的自然数是几?
4、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为什么?
5、自然数有多少个?
二、探究十进制计数法:
1、后来人们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认的数越来越大,每一个数都用符号来表示,很不方便,于是就产生了进位制。一般进率是几,就叫做几进制。(出示:十进制计数法、二进制计数法,八进制计数法、十二进制计数法、六十进制计数法……,)因为十进制计数法比较方便,所以一直沿用至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要了解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先从计数单位开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呢?(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至今为止,我们学习的最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亿)还有没有比亿更大的计数单位呢?
前后桌四名同学自然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自主学习:
(1)、比亿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组汇报交流:比亿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1)、比亿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十亿、百亿、千亿)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0个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进行验证。
提问:“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教师把板书出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并告诉学生还有比千亿大的计数单位,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千亿的左面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计数单位。
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制关系。)
说明像这种“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这些计数单位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请同学们依次说出这些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然后引导学生把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扩展到“千亿”位,并告诉学生还有比千亿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数位顺序表后面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数位。
再说明数位的作用:有了数位以后,由于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不同,所以用十个***数字就可以表示出任意大的数。
(4)使学生明确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5)引导学生对数位分级,同时说明数位分级的作用:数位多了,一位一位地读不方便,通过分级可以很方便地读数。在我国按惯例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接着板书:个级、万级、亿级,制成表,并把它和计数单位表连接起来。
5、学生独立完成数位顺序表。
三、基本练习
判断:
1、个位、十位、百位、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
2、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3、0是最小的自然数。( )
4、自然数的个数可以数出来。( )
填空:
1、一百亿里有( )个十亿。 ( )个百亿是一千亿。
2、( )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 )和( )。
4、“4”亿位表示( )个( )
巩固练习:
说出下面每个数各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每个“3”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1432003000 353087030431
拓展训练:
故宫的房间有9999间,“9999”中每个数位上的“9”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为什么?百位上的“9”表示的数是最低位上的“9”表示的数的多少倍?
四、课堂小结:
回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所有发明创造都是人们为了不断适应生活的需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创造出更多的东西来解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