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的消费水平都不同,例如北京上海和青海兰州就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大学生生活费的多少受着大学所在地经济消费的制约。
各地大学生生活费调查
一、北京。
北京大学生以每月接近3000元的消费雄踞榜首,说来北京的消费水平毋庸置疑,而且北京的大学还特别多。尤其是北京、中戏、央美、中传等艺术类知名院校都集中在北京,而学习艺术自古就有一个说法,那就是特别费钱。所以这些学校的存在等于是太高了北京大学生的平均消费。
二、广东。
广东省的经济能力是全国之最,当地人也都有钱,至于大学生活生活费,每个月平均是2500元,这几乎就是四五线城市的月工资了。至于为何消费这么高,主要是广东并不只是就广州和深圳经济能力强,其他的诸如佛山、东莞、惠州、珠海等城市的经济能力也是不弱的。所以在广州那边读书生活成本是真高。
三、山西。
山西的大学生消费能力排名全国第三,这倒是颇为意外的。而提到山西,很多人就会想到煤老板。实际上现在的山西和煤老板已经没啥关系了,因为所有的矿都归国有了。而以前的那些煤老板,现在早已不在山西了。所以山西的收入低,消费高,应届毕业生是真不适合留在山西。
以上3省便是全国大学生生活费最高的城市了,其中上海和江苏的月均生活费都不到2000元,相对来说这两地的人均生活费倒是比较意外。不过简而言之,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消费水平确实是相对越高的。
大学生活费3000奢侈吗一个月3000块的生活费对于现在的大学生真的不少了,平时每餐可以吃10多块的饭,每天买水果吃,一天下来才最多35左右,一个月1050元。还有1950元,一个月4个周末,每个周末都能花接近500,而且不可能你真的每个周末都出去,这真的经常陪着女朋友出去逛街都行,不过经常去宾馆可能就受不了了,哈哈。
网友一:我几年前上大学那会儿,一个月1000-1500块钱,足够了,还能买衣服,买点喜欢的小东西。那时候没有用智能手机,话费和短信费有点多。当然,那时候也不网购,能省不少钱。
虽然现在消费项目多了许多,但是毕竟是去上学的,不要整天想着消费。手机电脑都是家长给买好的,额外的大消费就少了。
网友二:3000块已经够多了,不能再多了。学校食堂的饭肯定比外面便宜,每天3餐,一天最多也就30,就当做每个月900的伙食费吧。
有时候也会买这买那的,请客什么的,就加500吧,1400。有些还会谈恋爱的,开房一次80,每个月10几次,加900每个月,2300。
接下来已经不知道要算什么了,买衣服的话也不是每个月都买吧,所以,每个月最潇洒的2300块钱。
网友三:每个月3000块的生活费在大学的同学里面,那绝对是滋润型生活消费。普通的在1000元,多见的是在1300-1600,滋润的在2000元上下,这基本上可以再养个女朋友,还可以经常出去看看**吃吃饭。生活费在3000元,可以在外面租个房子,和女朋友住一起了。
大学生的生活费一个月3000元钱,我觉得不少了,除去正常的吃饭费用,剩下的就是生活支出,完全够了吧。现在的大学生都在做**,如果自己觉得少,可以自己再赚一点,全指着家里面给很多,也不太现实。
1、量力而行,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标准也不同
谈到大学生活费的问题,应该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来制定标准。有的家庭比较富裕,那么这个家庭大学生活费就可能会多给一些,做父母的都心疼子女,如果有的就会竭尽全力全部都给孩子。有的家庭就是工薪阶层,每个月就那么点死工资,刨去日常开销还剩下什么?给孩子的生活费也就很少了。读了大学都已经是成年人了,父母给多给少就是一份心意,如果自己能够独立做一份**不要父母的钱也可以,当然,这个都是按照每个人的实力而定的。一个月给3000元钱,我觉得不少了,这种事情不能和别人比,只能按照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来说。
2、大学生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行为
读了大学并不是功成名就了,大学只是一个起点,有的同学还要读研究生,读硕士,读博士等等。学海无涯,如果这个同学选择一路读下去,那么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就是有很大的压力,自己不能够去工作,不能够养活自己,只能依靠父母来赚钱养活自己,那么大学生就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行为。父母已经上了年纪,身体情况也不太好,也就是能够赚一点死工资,能够每个月拿出3000元来给自己做生活费,我觉得已经符合了大多数家庭的标准,可能还有不如我们的。无论父母有没有钱,都应该养成一种勤俭节约的好行为。
在国外年满18岁就已经属于成年人了,就不会再从家里面拿生活费,在我们中国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依靠家里面的供养,所以作为没有经济实力的人,尽量多理解父母,体谅家庭。这种事情不能攀比,每个人情况不同,所以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节俭下来的钱也是自己的,只要想到这一点就可以了。
经历大学生活的我们都明白,一个月3000块钱的生活费确实有点儿高了。反正我那会儿上大学的时候一个月除了吃饭再加上一些个零花钱,最多有哈七八百块钱也就足够了,因为现在的大学生他们的消费观念可能跟我们以前不一样了,所以说他们平时除了聚会可能还要跟自己写,还在朋友或者说对象去外面玩一玩。
再加上现在的物价这么高,也许稍微出去一下可能就花个一二百,这也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其实我们有的时候必须要学会理智的消费,没有必要那么铺张浪费,如果说一个月3000块钱的生活费还不够的话,可能你的消费真的是过于太高了。你真心不如把这些钱省下,然后用于提升自己的一些能力,因为只有这样到了社会上你才能够找到一份更加美好的工作,可能说你出了校园,然后去社会上应聘工作会比其他同学要优秀很多,因为你在学校里付出什么样的时间,到了社会上就会给予回报,你什么样的结果。
其实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真的需要改变一下了,可能他们紧跟时代潮流却不顾我在家里含辛茹苦的父母,我觉得这样做真的是有点儿不太好,也许他们不尊重自己的父母,只顾着自己享受一些个乐趣。包括现在大学生出了校园门之后就要找工作,可能是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能力,但是他们根本就从来不想过自己这四年在大学里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只不过是虚度光阴,除了吃饭睡觉,然后就是搞对象,他们有什么样的能力来面对社会上这些个工作。
所以说有的时候并不是说这个工作不适合你,只不过是你给人家没有这个能力,或者说不能够帮人家解决问题,人家可能给你开的工资也就是那么一点点而已。
大学生活费更多的还是取决于你所在的城市吧,大学生活费跟一个城市的消费水平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超一线城市生活费有2000~3000应该是刚刚及格吧,要是在一些生活节奏比较慢的城市可以算是很富裕的了,同时你要觉得生活费不够花可以去学校找**工作。例如:送外卖,代课等等,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能赚一点生活费,让自己过得好一点,还能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让你受益匪浅。但是,这一切**的前提下,是你能够完成学业,不能逃课,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大学生生活费3000在北上广深属于一般水平,在二线城市属于上等水平家庭。
勤俭持家型:800~1000元
家境平凡却很懂事的孩子,主要吃在食堂。对超市的价格比较敏感,平时买生活用品,都会对比计算着如何买最划算。平时比较少买新衣服,可能购物车的东西躺了好几个月也舍不得下手,平时只要有时间,有精力,就会出去做做**。
精打细算型:1000~1500元
对每个月生活费有清晰规划和理性安排的同学,可以吃食堂,也可以偶尔下下馆子,没办法大手大脚花钱,但也需要精打细算。碰上双十一这样的节日,就算规则再难,也要算出最优惠的价格。谈恋爱的时候还是可以省点钱买小礼物。
偶有富余型:1500~2000元
过的不拮据,但也没办法大肆挥霍。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代表。可以偶尔和室友,朋友们出去K歌,聚会。各种水果奶茶饭后甜点可以比较无负担地购买消费。网购的时候也不用纠结太久,价格合适马上下单。有着自己剩余的一小部分小金库。
小资型:2000~3000元
基本只要不乱花,不用担心生活费不够。实现想吃啥就吃啥的自由,新出的游戏皮肤和喜欢的游戏装备想买就买。在大学生消费金字塔中属于妥妥的中产阶级。可以拥有豪华煎饼果子,豪华鸡蛋灌饼,为人大方,零食与室友一起分享。喜欢好玩好吃的地方,喜欢广结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