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以追星为话题的正能量作文范文10篇(3)

以追星为话题的正能量作文范文10篇(3)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5-10
  • 发布时间:2024-05-12 12:25:02
以追星为话题的正能量作文范文八 追星要有度 追星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年轻人的标志。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选择品德好,有益于我们自己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不失为一件好事,但许多人以夸张疯狂的态度追星,不仅没有好处而且对社会也无益。我
内容详情

 以追星为话题的正能量作文范文八

追星要有度

追星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年轻人的标志。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选择品德好,有益于我们自己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不失为一件好事,但许多人以夸张疯狂的态度追星,不仅没有好处而且对社会也无益。我们需要独立的思考,了解它们所具有的意义和所包含的价值。追星要有度,对于我们来说,追星应该是一种理智性的敬仰与钦佩。

“明”是因为他们的知名度高,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并会掀起一场时尚的潮流,这就是青少年所向往与追求的。这使每一个青少年都渴望成功,渴望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们在合理的限度里从自己崇拜的偶像中找出他们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总结 出成功的秘诀,并根据自身去实践,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不断走向人生的巅峰,不断超越自己,努力的创新与奋斗,这对自己对社会都将是一个有益的事情。

“星”成为青少年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动力。他们就像城市的霓虹灯,没有他们的城市,夜晚就会失去梦幻般迷人的灿烂,他们就像田野里的鲜花,没有他们的大自然,就会失去生命活力的象征。青少年是需要榜样的,他们要心甘情愿的去学习他们的长处,用他们的经历和教训来规诫自己,并促使自己与所钦佩的明星平齐,不断的学习,受到鼓励,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以及对事业的成功都是很有益处的。

青少年崇拜“明星”,也并非都是华而不实的明星,汪国真的诗集是由于要填补空白而随意刊出,却在青少年心中掀起了浪花,他的诗使青少年深深地沉醉了,并把他视为明星,是他们以自己的热情追随,在寂寞的诗坛刮起一股青春的风,并为更多人所熟知,激发了青少年心中的诗文情怀,并在欣赏中不断的传承下去,并为之发扬光大,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可想而知。

追星是在学习明星的艰苦奋斗的历程,并从中获得启发与益处,而不是去深挖明星的私事,不是去一味的模仿,那么就没有超越道德的度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明星的过错,批评要适可而止,而不是一味的斤斤计较,那么就拥有了大度。就如房祖名和柯震东,在知道了他们吸毒后,所谓的铁杆粉,破口大骂,这是真的追星么?只是在意外界对他们的指责。自己没有一点想法,盲目的追星,失去了度量。

让追星成为一种正能量的时尚,对于青少年尤为重要,要摒弃不良的追星习惯,用理性的尺子,来衡量追星的度,不盲目追星,不要浪费美好的青春。理智追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以追星为话题的正能量作文范文九

追星无过错

追星,没有过错,还在于“追”字。要怎么追,追的是人还是其身上的美好特质。如果追的是人,怎么追,是倾尽钱财只为能见到一面还是努力地提升自己?

迷恋明星,其实是迷恋他们身上的美好特质,向往美好并没有错,这是人们的本能,大众情人本来就很完美,也值得观众的喜爱。

喜欢金智贤的端庄大气,从容稳重;喜欢都教授精湛的演技,每一个细节像眼神都处理得很完美;喜欢杨幂的刻苦敬业,出道多年却依然像个小演员一样谦虚谨慎

有许多女孩喜欢鹿晗,可能此小生身上真的具有吸引人的特性。个人不是很喜欢,也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喜欢。但如果喜欢他的人只是因为外表和凸显造型的话,就没意思了。看人要看本质,看演员则要看其作品。演技是否精湛,塑造人物形象是否丰满。华丽的外表看不见本质,怪异的行为摸不透性格,有失明星的日常生活的新闻头条也毫无意义。把注意力用在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这些繁琐的小事上,能有多大意义?以肤浅的炒作大红大紫,许多艺人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却依然可以小有名气。凭借的就是现在畅通的信息交流 渠道 和智商为负的脑残粉,这是一种现象,内心无比稚嫩的青少年经不起媒体的疯狂炒作,身体和心灵都在超速成长,对精神正能量的渴望也是愈加迫切。对美丽的追求被美化的明星所欺骗,扭曲了审美。唯有对***有正确的认识和追求才是正途。

还记得让父亲卖肾支持自己追星的杨丽娟吗?倒不是说刘德华只是凭借炒作达到让自己红的目的,他确实优秀。但杨丽娟对其达到的痴狂程度,商业炒作绝对有一大半原因。使其概念模糊,可能她自己都不知道,其实他喜欢的是刘德华的成熟稳重,而不是成熟稳重的刘德华。如果他不再从容潇洒,而是变得堕落颓废。恐怕她就不会再崇拜,而是后悔自己当初识人不清。都说喜欢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其实恰恰相反。不喜欢是真没有理由了。喜欢,肯定其身上还有闪光点。

再有,就是追星的方式了。《太阳的后裔》播出后,许多人喊宋钟基为老公,如果不付出行动来提升自己,那也就真的只是喊喊而已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是过了头,悲剧就无可避免了。

有人认为追星是动力,有人认为追星浪费时间,世间的道理是说不清的。你挑灯奋斗,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到了他,给你无穷的力量,使你再接再厉。那就是有用的!

追星并没有过错,喜欢一个人怎么会有过错呢?但如果只是肤浅地“骑着自行车在后边追”,便是对“追星”的误解了。

 以追星为话题的正能量作文范文十

漫漫追星路

每一个人,不管他是年轻还是年长,不管他身处什么时代,不管他在别人眼中如何,他都会有一个想成为的人,这个人是他的榜样,他的目标,是他心中的那颗“星”,从此他踏上漫漫追星路,也许他能离那颗星越来越近,但有时她却只能眼见着它越来越远。

在我第一次看到题中的材料时,我有些震惊。在当今社会,追星族大有人在,粉丝追随明星踪迹造成拥堵的新闻屡见不鲜。但是,我仍要对这位虔诚的追星前辈道一句佩服。不管我们对他追星的方式持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必须承认一点:他对他所追的“星”有着超乎寻常的尊敬与爱戴,我认为这是追星族必备的品质。有的人今天说着要以谁谁为榜样去奋斗,没过几天有头脑发热去追随另一个人的步伐,又或者干脆连个目标都懒得找。不知前行方向的行者是可悲的,没有追求的人生是无趣的。所以,在漫漫追星路上,对“星”的尊敬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位宋朝人彭几的做法是可笑的。他空有心中那近乎痴迷的尊敬,但却用错了方式方法。他以为自己在外貌上与范仲淹和狄仁杰相似便可以成为他们那样的伟人。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范狄二人妇孺皆知,却鲜少有人了解宋朝曾有个人叫彭几呢?他先后两次改变自己的相貌,为什么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成为既有范文正之德有与狄怀英比肩的名士呢?由此可见,追星并不是只要力争相貌相近就可以的。新闻里时常有说发现了一个长相酷似某某明星的人,大家大多对此一笑了之,那人也没有因此获得与那明星可比的人气与知名度,不多久就在网络世界里沉寂了,这也证明了上面的观点。

另外,彭几曾说:有奇异品德的人一定有奇异的相貌,对于这一点我不敢苟同。从古至今,其貌不扬的人同样可以造就宏图霸业;同时,有些人空有美貌,其实材质平庸,又或者包藏祸心,预备为非作歹。另外,彭几他生活与宋朝,所以不曾有幸见识过现代的整容技术,要不然他恐怕会毫不犹豫地去尝试吧。但是就算他整得跟范公或狄公一样又怎样?他能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吗?他能像狄仁杰那样拥有女皇武则天的信任吗?显然不能。所以追星时要擦亮双眼,别被表象蒙蔽,要找到所追的“星”身上值得去学习的品德与才能,这才是一个追星人最重要的素养。

在漫漫追星路上,如果你拥有了尊敬,拥有了恒心,还拥有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那我提前祝福你离你的星越来越近。最终,你自己就会成为被别人追逐的一颗星。

相关 文章 :

1. 追星的话题作文10篇

2. 我也追星700字作文

3. 以我看“追星”现象为题作文600字

4. 关于追星的作文500字:我不追星

5. 以我也追星为题七年级作文600字

?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d2d64e1d428f1dc475649040a60c7657";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removed].insertBefore(hm, s); })();

追星的作文

我的追星记

放假的前一天晚上从电视上得知优漫卡通的主持人月亮姐姐和程易哥哥要到桥北弘阳欢乐世界去,到时候可以得到他们的签名。我连忙找妈妈让她带我去,妈妈答应了。我高兴的一下子跳了起来。第2天我起了个大早。

拉着妈妈说:"快点走,迟到了怎么办呀?”妈妈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说;"急什么呀,主持人10;30才到呢,现在才7:00呀。"我却恨不得立刻飞到桥北去。好不容易等到妈妈把家里收拾好,一看时间8:00了。我等急了,拉着妈妈就往公交站台跑去,上了车心放松了许多,心想太好了,马上就要见到月亮姐姐了。当车快要靠近长江大桥的时候,堵车了。望着堵的长龙似的车群我看了一下时间10:00了。不能再等了我拉着妈妈下了车,决定跑过大桥,妈妈在我后面大声说:“你疯啦,大桥7000多米,我们现在离大桥还有2个站台就是一万多米路呢。”

我说;“不管了,先跑再说。”我连跑带走的拉着妈妈上 大桥。这时候车 慢慢的通了,望着一眼看不到头的大桥这才感到腿又酸又痛 。妈妈也累了,她说;“到桥头堡坐车吧。”于是我忍着腿痛一路前行终于来到了大桥的中间“桥头堡”可是却看不到站台,问了打扫卫生的阿姨才知道站台最近才拆了。我看了一下时间10:30分。我急的大哭起来,妈妈安慰我说:“不行,我们打的吧。”可是大桥上面是不允许停车的呀,没有办法了我擦干眼泪对妈妈说:“我能坚持,继续前进”。就这样妈妈又陪我走完了7000多米的大桥。当我拖着酸痛的腿回过头眺望一望无际的大桥,心中升起一股自豪。不禁想起老师的话:“困难是可以战胜的”我体会到了。我望着妈妈觉的很温馨,因为我也感受到了妈妈的爱。

终于来到了弘阳欢乐世界,见到了我喜爱的主持人月亮姐姐。我兴奋的请月亮姐姐和程易哥哥给我签名,可是一激动将月亮姐姐喊成了阿姨。第3天晚上月亮姐姐在电视上说:“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可不要将姐姐喊成了阿姨喔,不然人家会不高兴的。”我一听,捂着嘴笑了,我知道这是在说我呢。

这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呀!

我也追星

山西省大同市矿务局同煤三中初一五班 高健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难了:我可不是狂热追星组哎!不追星是可以,作文不写不行,怎么办呢?在脑海中搜索搜索吧!看着书包上挂的饰物、挂件,突然灵光一现——追他好了!

他是谁?给读者们一点线索吧:凌乱的黑发,皎洁的眼神,翘翘的鼻子,矮矮的个子,戴一副黑框大眼镜,系着红领结,手腕上戴着手表,永远的白衬衫、蓝外套、吊带灰短裤、白袜子和特大号红白球鞋。此人极不安分,总爱跑来跑去,像穿梭在水中的泥鳅似的。对于身边簇拥的一堆小学生总露出无奈的表情——他自己不也是个小孩吗,怎么会这样看待同龄人呢?我们先不下定论。大家应该早就猜出他是谁了吧?对,就是他——关东的名侦探,江户川柯南!(插句废话:是动画片里的~~)

“江户川柯南?为什么他的姓和日本著名小说家江户川乱步相同?为什么他的名字和英国著名小说家柯南·道尔一样?”因为这是假名呀!柯南的真实身份是高中生工藤新一,在与女朋友毛利兰约会的时候发现可疑的黑衣组织,由于观察太入神了,被黑衣组织发现并灌下毒药。不料新一并没有死,却化身为六岁的小男孩!于是结合两位侦探小说家的名字,自命名为江户川柯南。以前的好朋友阿笠博士将他寄养在不知情的小兰家中(运气太好了~)。小兰的父亲毛利小五郎是个蹩脚侦探,没神经、没头脑,常常自以为是,是个自大狂。起初他看柯南十分不顺眼,抱怨要照顾这么一个小孩,然而当他见到柯南的一大笔抚养费,立刻改口说,这个孩子多可爱啊,哈哈哈哈……还是个见钱眼开的家伙呢!于是,新一的新生活,就以柯南的名义在女朋友家展开了。

每次毛利外出办案,柯南总吵着要跟去——当然啦,他不去,我们看什么?毛利当然很不情愿,而且这个小家伙总爱私自行动,弄得别人头大,他自己又总要挨毛利的拳头。不过作为侦探,当然要观察出事现场的状况啦!地毯上的花粉、照片上的时钟、电梯按钮上的痕迹和嫌疑人的每个细微动作,都瞒不过柯南的眼睛。一次,毛利接到绑架案后火速前往现场,在与罪犯的电话中听到被绑架的孩子说那里有好大的鲸鱼、烟囱,还有很多的螃蟹。毛利带着大队人马四处寻找鲸鱼、烟囱和螃蟹,去了水族馆,去了工厂,去了买小饰品的街道,都没有发现任何线索。而柯南无意中发现天上飞过某厂商的广告,是由鲸鱼行的热气球携带飞行的。他顿时开窍,推算出通话当时鲸鱼的位置,果然找到了一栋从侧面看非常窄,就像烟囱一样的建筑。按照相对位置,柯南登上另一栋大楼,在观光电梯里望下去,露天的餐桌椅就像一只只的白色螃蟹!最终,柯南在这栋酒店大楼的门口,发现的被绑架的孩子和罪犯。我不禁佩服起柯南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事物的直觉来。他的思维能像网状扩散、拓展,不局限于线索中的字眼,而是联系到孩子的目光中与这些字眼有关的事物,结合实际与猜测,做出准确判断。柯南的行动十分有计划性,因此看到的所有情况能与猜测完全符合,条理清晰。若是这些优点我也具备,把它们应用到班级管理与学习安排中……看来得努力才是!

而在一剧场版中,柯南不但观察到了细微的线索、研究过了人们的行动,还十分勇敢地含着一口气潜下海去解救被重物困住的小兰。然而把空气送给小兰后,他自己的脚却被夹住了,小兰在迷糊状态下将他看成了新一,把空气送还给柯南,柯南才得以脱身。也许只有情侣间才会有这样的默契与心吧!柯南立刻卸下自己的背带(伸缩功能),绕在一根大柱子上,拉起重物。而毛利此时也已赶到,救出了小兰。在遇险时刻临危不惧,愿意冒生命危险解救他人,还能机智地想出办法,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啊!

但是,一个孩子的话,谁会认同呢?谁又会相信,一个孩子有那么大的能力呢?柯南每次破案,都是利用阿笠博士为他发明的手表***瞄准毛利小五郎,发射,再利用蝴蝶结变声器模仿他的声音,把真相说出。谁知毛利又是个厚颜**、大言不惭的家伙,虽然觉得怪怪的,还是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对柯南很不公平,可是却帮了他隐瞒自己是身份。虽然如此,柯南还是积极地破案,不存有一丝私心,不愧为敬业的好侦探!

虽是虚构人物,但柯南的观察力、联想力和他的条理性,他的常识和他的爱心,他的“事业心”(可以这么说吧?~),都是最值得我“追”的。柯南,是没有偶像的我所“追”的闪耀的“星”!

我也追星[逍遥ぁ帅帅-原创]

发表:2004年04月16日 20点14分 栏目:[杂记随笔] 出处:家 阅读:次 鲜花:0朵 臭鸡蛋:0个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这些名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当然,我也不例外。

我心中崇敬的名人,他就是贝多芬……

贝多芬,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 是十八世纪后年叶以来世界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家。

1797年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对一个音乐家说来,再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

虽然他失聪,但是他于 1803年完成的《第三交响曲》,说明他没有放弃他深爱着的音乐事业,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正是我崇敬他的原因。

贝多芬是人类艺术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着卓越的音乐天赋、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他作为音乐家的特殊品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特别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想。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他的九首交响曲像珍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

我崇敬他的叛逆气质,崇敬他的坚强性格,崇敬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崇敬他对社会的责任感……

贝多芬,我心中的明星……

追星小记 之 童年往事

这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在心中已萦绕许久,已数不清经过多少日子,陪伴我走过一个又一个年头。也曾被渐渐存入心底,而如今,所有的记忆和感觉又重被唤醒,依稀如旧,又恍如隔世。

还记得第一眼,应该是在《上海滩》吧。当时只是个未记事的孩子,许多故事都已想不起来,只是隐约中还记得那一句豪气冲天的“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和那个名叫程程的女生。

第一次,就这么过去了,如同蜻蜓点水,踏雪无痕。

再看到芝姐的片子,是许久以后,那年,我已十岁。街头巷尾,《戏说乾隆》播放得如火如荼,当多少人正为乾隆帝的风流潇洒拜倒,而我,却只被盐帮帮主程淮秀的英姿飒爽所折服。一个十岁的孩子,说到底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年纪,可或许正是这种简单、纯粹,才能让人可以任凭直觉的指引,去发现美的存在。也正是在这时,我记住了这个名字——赵雅芝。

再后来,是《新白娘子传奇》,我想,它应该是属于这整整一代人的吧,就象翁美玲和她的《射雕英雄传》将永远是70年代人心中的经典。白素贞虽为异类,却比糊涂的世人更值得称颂,千年报恩,济世救人,相夫教子,不惜舍弃真身,为爱甘入沉沦。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无情不如妖。将日月精华,人间美德集于一身的白素贞就这样走进心里。虽然白素贞终可以凭着夫有情、仆有义、子至孝走出雷锋,白日飞升,可也从此将所有情缘勾销,这样的结局不禁让人唏嘘,只能叹人间有爱,灵道无情。

……

喜欢芝姐,美,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不可否认,芝姐的美让许多人对她一见钟情,可是对我而言,更多的是她内在的气质在潜移默化中吸引了我、改变了我。从一个个芝姐塑造的角色身上,我看到了属于中国女性特有的气质、独有的美,在这个充满浮躁的时代,称之为珍贵,相信并不为过。友人说,如果有人能在你心里留下印记,那他一定已经深深触动你,改变了你。或许好些人还没能感觉到,但我相信,在今后的某一天,每一个受到过芝姐姐言行感染的人都会打心底感谢她给我们带来的改变。

记得芝姐在给影迷的信中有写道:为何中意我呢?是不同角色中的善良美好。也许,开始的时候我也这样,因为程程、因为淮秀、因为娘子,我一点点知道了她,喜欢上她和她所扮演的角色。不得不承认,以前的我,更多的是喜欢芝姐所扮演的角色。可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她写给大家的信,看见了她在电视采访中对大家说的那些话,顷刻之间,我对这个浑身散发着中华传统美德魅力的母亲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我想说,现在的我,之所以还是那么中意芝姐,不仅因为她的角色,更因为她的真实,因为她对我们每个人给予着属于她的关心和爱。她的每一句叮嘱都温暖着我们,“你们父母所期盼与芝姐期盼的一样”,相信这句话每一个芝迷都会珍藏在心里,也会为之不懈努力,交出满意的人生答卷。与其说芝姐是芝迷的偶像,不如说她是我们心中的长者,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我们指导,关心着我们过得好不好。有人羡慕芝姐的儿子,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位好母亲,的确,能做芝姐的孩子是件幸福的事情,而能成为芝姐的影迷,得到她的关心,同样也是几世修来的福气。

十年,无论对于哪个人,都是一段不短的时间。能看到有那么多朋友原来都和我一样,十多年一直默默支持着芝姐,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感动。经过十年的沉淀,相信这份感情,这份支持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心里,不再是一时冲动,而是细水长流。

岁月经不起太长的等待,时间可以冲淡一些事情,但同样也可以证明即使岁月催人,心,却依然如往昔。

PS:偶逛百度,突然发现原来N多日前的偶然随笔还有人在转,拿过来,填填坑,十一年了,尤记那一段青葱岁月。

从“F4”到“新概念”

对“F4”的了解不多。他们带给我的惟一印象便是《流星雨》、《烟火最迷人的季节》……不太难听。

《我议“F4”》看过。倘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想,脱口而出的应该是两个字,我最喜欢的那个词——过分。

文章作者的批驳能力毋庸置疑,尚可。我欣赏。不难看出此人还算有点人格魅力。至少,她有几分独到的见解。

我不是“F4的痴迷者”,故不必要像那位无聊的fans一样用一纸“废谈”来“攻击”对方。于我而言,那是一种精神与感情的混合奢侈品。

只是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作者看到的F4最喜欢的地方是‘台湾”?而我目睹的却是“美国、日本、新加坡”?

我感觉我快要不知道嘴到底长在谁身上了。可见,在日新月异的今日,媒体方面更可谓是“变化无常、高深莫测”。

对“新概念”的了解,不算深入。它带给我的深刻印象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新概念”真的很“新”吗?》刚刚读完。若随感而发,拼凑个词来评价,毫无疑问,“过分”当之无愧。

不否认,文章作者确有自己的一套——“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用她自己的词来修饰,我认为“通病”再合适不过了。

“前卫、新潮、另类”究竟是何含义。吾愚,尚未通晓。不过对“新概念”却也略闻一二。

所谓新“概念”,而非俗语中的“新”概念。是指思想观念的新颖独到。敢情人家把“汉语+ English words”当成是“新概念”的“新”水准了!

荒谬!

为此,我是翻遍了我那两本可怜的“新概念”,寻觅半天,发现《夹在苹果里的洋葱》中的语言,到处夹杂着英语单词。顶多用个英文名,写个口语什么的。让我产生了疑问,到底那些人有没有真正地仔细翻过“新概念”?

我突发奇想:此种爱做作之人,若是有可能的话,将来选择职业时“记者”为最佳。因为,他们有成为“记者”的卓越优势——选材新奇,易吸引读者;善夸大事实,以便引起读者共鸣;思想浅薄,符合大多数人领悟水平,易于读者吸收……

追星

邻居王姐的女儿小雯,刚上初中,是一个典型的追星族。她的房间里贴满了韩国明星安在旭的海报,CD机里播放的永远是安在旭的情歌,就连枕头上都被印上“安在旭,永远爱你!”的大字。有一次安在旭拍戏,北京连下了好几天雨,小姑娘愣是熬了几个通宵织好一件毛衣,冒着雨奔赴剧组。虽然没见到安在旭,她还是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让安在旭穿上毛衣,以免着凉。没想到因为淋着了雨,自己回家就病倒了,在床上躺了好几天,把一家人折腾得够呛。

后来聊天跟她谈到这件事,我告诉小雯明星每天都能收到很多礼物,她送的毛衣很可能没到安在旭手里就被工作人员给处理了,她却一本正经地表示: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王姐对女儿的追星算是担够了心,生怕这会影响到小雯的学习,但又不敢实行“高压政策”,怕的就是伤到女儿自尊心,没准会做出傻事。

追星实际上与中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有关。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杨小东博士认为,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形成期,孩子正在经历成人引导阶段向自由选择阶段过渡。

很多人在中学阶段会有自己的座右铭,部分女生还比较喜欢分析星座,这实际上是在尝试着了解自己,是成长路上的不断探索。由于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融入社会,他们就会以明星为榜样,模仿明星,从而完成对自己的定位。

相对于亲子感情,中学生们更看重同辈间的友谊。在他们当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追星还是孩子们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可能借助的方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学生也一样,他们喜欢受到关注,就像明星一样光彩夺目。而且青春期是需要**的,有可能一首歌或者一部**就能引发内心懵懂的冲动。孩子们喜欢的明星却很难得到家长的认可,家长们认为这些明星的穿着、举止简直不堪入目。但是家长们要意识到,每个时代都有特殊的流行文化,而且流行文化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所以孩子的审美观和家长会存在较大差异。

杨小冬博士认为,每个人追星的程度和表现方式都不一样,我们不能以点带面,毕竟那些对明星顶礼膜拜的中学生并不占多数。家长可以坦然地面对孩子的追星现象,适当的加以引导。杨博士强调,只要没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追星是无罪的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