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汉语词语,拼音是dàdǐ,意思是大概;大致。
出处:
1、《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2、《汉书·杜周传》:“其治大抵放张汤。”颜师古注:“大抵,大归也。”
3、元·陈栎《勤有堂随录》:“大抵自下者人必高之,自高者人必下之。”
4、明·何景明《述归赋》:“左氏著《国语》,马迁抽《史记》,荀卿董子之流,皆有论撰,大抵困屈穷阨,发愤述作。”
5、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燄山一般。
6、《奔》:“大家互相交换了一些家乡的苦难……大抵都相差不远。”
造句:
1、诗文字画,大抵从胸臆中流出。
2、这样的条幅归咎于措词不当大抵不错。
3、我与齐家这高门大院,大抵是缘尽情断,分道扬镳了。
4、虽然他嘟哝着的西班牙语,可当我大抵知道了说什么。
5、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6、人大抵都十分贱格,追求安定,但又不甘安定。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这个领域苦心孤诣钻研,希望能取得成就,他把所有的资金都用在研究上,冬天连烤火的炉具都舍不得买,此时,他身上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即便如此也动摇不了他搞发明创造的决心。
大字造句如下:
1、点亮了图形,写在大字体加粗你的店铺的名称和服务。
2、其实上面写的是草书子午镇,笔走龙蛇的大字在陈坤眼中看成是弯弯曲曲。
3、四个大字,力透纸背,刚劲飘逸,可见是名家手笔。
4、以通栏大字标题在报纸上发表。
5、无产阶级可以用大字报,资产阶级也可以用大字报。
6、寒家北荒大陆的一个小镇落水镇,一座看着很古老的庄园,庄园门口写着寒府两个大字。
7、软榻旁摆了一张白玉几案,宣纸铺陈开来,苍劲有力的大字一览无遗。
8、我们到处都看得到红纸大字报。
9、这副春联的横批上写着“锦绣中华”四个大字。
10、透过窗户,平安堂三个大字好似生出了好几个幻影,在眼前重重叠叠。
11、大字体喷墨打印机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饮料工业和化学工业等。
12、“龙居古刹”四个镀金大字,气势磅礴,十分引人注目。
13、门前厅堂之上一块丈余牌匾,上面写着“厚物载德”四个大字,字迹柳骨颜筋颇俱风范。
14、两个古体大字,高耸在一块数十丈长高的牌坊上,古字多画,龙蟠虬结。
大字造句如下:
1、这副春联的横批上写着“锦绣中华”四个大字。
2、他拈笔濡墨,凝神片刻,大笔一挥,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跃然纸上。
3、他深吸一口气,提起毛笔一挥而就写出了四个道劲有力的大字。
4、公园内的提示牌上醒目地写着“严禁攀折花木”几个大字。
5、墙上有一行醒目的大字。
6、即使是文字部分的大字本影抄也失真得很,这将国图与南图本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7、这学校充满朝气就像这四个大字被太阳晒得金碧辉煌一样。
8、你可以用感觉去抓住注意力。明亮的颜色、大字体、“哔哔”声或者是一些音调都能抓住注意力。
9、他的年龄比他的同学都大。
10、此外,站牌、线路上张贴的告示,应该制作得更加醒目一些,如用大字号、加着重号、变颜色等形式,提高市民的关注度。
11、饭店的门匾上写着杏花酒家四个金色的大字。
12、横额标题横跨整个版面的大字主标题。
13、两个古体大字,高耸在一块数十丈长高的牌坊上,古字多画,龙蟠虬结。
14、通过大字报、“红宝书”和再教育循环,他的信息持续地强化。
15、今天来一个**,明天来一个大鸣大放大字报,就没有精力搞建设。